日期:2025-11-18 17:41:42
来源:一锤定音/龚正
访问量:43428 次
当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缓缓驶下生产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时,我在惊讶之余亦有认同。作为一名汽车媒体从业者,试驾过的车型横跨自主、合资、豪华品牌,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不下百款;但同时,我也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车主中的普通一员,几年的用车经历让我对这个品牌有着远超参数的直观认知。
3000万辆的成就,或许在行业内外引发了不少热议,但对我而言,却更像是一场水到渠成的必然——毕竟,支撑起这一里程碑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早已用34年的深耕,将自己刻进了中国家庭的用车记忆里。
回顾一汽-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征程,大众品牌始终是最坚实的核心力量。用超2000万的客户基数,成为一汽-大众达成3000万辆目标的绝对中坚。这背后,没有一蹴而就的奇迹,只有对客户需求的持续洞察和坚守。
国人选车绕不开的大众品牌
国人选车,向来是一场充满纠结和痛点的权衡。想在合理预算里兼顾空间与品质,看重耐用性又担心后期维保成本,追求品牌认可度还怕不符合家庭实际场景。更关键的是,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车还是一笔重要的家庭资产,买大牌子、买放心车的心态那是根深蒂固。
而大众品牌,恰恰精准击中了国人的这些核心诉求。34年来,它始终将德系工艺与中国市场需求深度融合,推出了一款又一款深入人心的“国民车型”,覆盖了从入门家轿到中高端车型的全谱系。
对老一辈来说,捷达的皮实耐用是闯荡事业的可靠伙伴。对于中年家庭而言,迈腾以沉稳大气的设计和均衡的产品力,成为商务与家用的双重选择,累计超270万辆的销量印证了它的B级市场地位。速腾则凭借越级的空间与品质,成为A+级市场的标杆,430万辆的累计销量,陪伴了无数年轻家庭从二人世界走向三口之家。
还有宝来这款家轿市场的“常青树”,370万的累计销量见证了它对实用主义的坚守;探岳家族突破100万辆的销量,也证明了大众品牌在SUV领域的强大实力。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各阶段家庭的用车需求,也成了不同时代的印记。
作为汽车媒体,我比普通消费者更有机会接触各类品牌的产品,但越是深入了解行业,就越能明白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可贵——它或许没有花哨的配置堆砌,却总能在核心需求上做到极致;或许没有激进的设计语言,却能凭借均衡的表现赢得长期认可。
当其他品牌在追求短期爆款效应,大众的品质早已在市场上经受了十几年的考验了。哪怕是用车,当部分车型在维保上暗藏套路,大众品牌900多家经销商的广泛覆盖,包括透明合理的维保价格,让跟我一样的无数车主都会觉得,大众一直在让车回归车本身,而不是什么IT快消品。
“懂车的人开大众,不懂车那就闭眼入”
懂车的人开大众,这句口碑流传已久。但当我给身边不少陷入“选择困难症”的新手司机朋友推荐大众品牌的车型,并成为车友,我才发现这句话还应该加一句:不懂车那就闭眼入。
因为这样才能精准道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实力——无论你是深谙技术的汽车发烧友,还是对汽车一无所知的新手,选择大众品牌都能获得满意的用车体验。而这份底气,源于大众品牌全方位的成熟体系化优势,以及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与严苛把控。
懂车的人选择大众,看重的是其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成熟的制造体系。就拿我自身而言——就吃这一套。不管是从工作角度还是从男性用户选车的角度,就是被大众品牌从研发端开始的“魔鬼级别”标准测试所折服。
一辆车要想进入一汽-大众的工厂生产线,在研发验证阶段,要经历诸如150℃高温存放1000小时来模拟50℃环境下20年的使用寿命,甚至要通过3年不锈蚀、12年不锈穿的最严耐腐蚀标准。
实际上,我的车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南使用。偶尔还要往返四千余公里回内地。但开着它却给我足够的安心。毕竟,在新疆和海南长达18个月的耐用性暴晒测试,大众是实打实的在做的。甚至在动态路试中,动辄就是几百万公里的强度测试,全新一代速腾L交付前更是完成了超过900万公里的实测。
德系精工品质,这个国人选车时的重要锚点,更是大众品牌的立身之本。如今, MQB平台带来灵活产品布局与稳定品质,无论是冲压车间的微米级的模具精度,还是焊装车间的高标准镀锌件与超长激光焊接技术,以及涂装车间的五重防护加空腔灌蜡技术,都让每一辆大众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众车型的关键部位采用能承受2150MPa以上压力的热成型钢,搭配全方位安全气囊,让C-NCAP五星占比超九成,为车主构建起坚实的安全防线。
对于懂车的人来说,这些技术细节与制造标准,正是品牌实力的直接体现。而对于不懂车的消费者而言,他们或许看不懂这些专业参数,但能直观感受到车辆的可靠品质与安全性能。车门开关时的厚重质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表现,日常使用中的低故障率,共同构成了“开不坏的大众”的口碑。
传统品牌怎么跟年轻家庭共鸣?
在新能源浪潮与智能化变革的当下,不少人认为传统品牌会被追求新鲜与科技的年轻家庭抛弃。而我也是年轻家庭的一员,却在大众品牌身上看到了与时俱进的活力与诚意。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用实际行动证明,传统品牌与年轻家庭的共鸣,在于真正理解年轻一代的用车需求,在传承品质基因的基础上,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升级。
如今的年轻家庭选车,越发注重智能科技、环保节能,甚至是品牌的温度。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精准捕捉到这些变化,在保持德系品质的同时,加速推进智能化与电动化转型。
在燃油车智能化方面,大众品牌率先推出IQ.Pilot增强驾驶辅助驾驶系统,一汽-大众据此公布的行业首个燃油车驾驶辅助“三步走”战略已逐步落地——全新探岳L实现了燃油车在智能领域的破局,全新揽境成为行业首个搭载端到端高速NOA的燃油车,全新一代速腾L则以20万内燃油车智能天花板的身份,让年轻消费者无需为智能化妥协。
在智慧座舱领域,以全新一代速腾L为例,车机搭载高通8155车规级芯片,运算速度快、响应灵敏,可实现400多项控车功能;同时深度融合云端大模型,告别传统燃油车车机卡顿、难用的痛点。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实现了燃油车OTA升级,让车主能够“常用常新”。
在新能源领域,ID.系列车型作为电动化转型的核心产品,不仅保持了大众一贯的安全标准,更针对新能源特性进行了全方位优化,打消了年轻家庭对新能源车型的顾虑。未来,一汽-大众大众品牌还将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以“油电混共进全智并举”的布局,满足不同年轻家庭的能源选择需求。
除了产品创新,大众品牌跟年轻人的共鸣也在情感连接与服务体验上。为筑牢客户关系,正式推出“大众老友记”客户品牌的推出,围绕升值、服务、欢聚、关爱、陪伴五大维度提供专属权益,将客户价值具象化为实打实的收益和可感知的体验,让车主从消费者积极转变成品牌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相较于短暂的“粉丝狂热”所带来的短期热度,这种以“信任”为内在支撑、以“陪伴”为维系纽带的客户关系,在存量博弈的复杂格局中,为品牌构建起坚实的护城河。
在达成3000万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上,一汽-大众继续践行着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以切实行动真诚回馈新朋老友。继推出“新车免费开一年”感恩权益,以及为多位忠诚老友免费置换新车后,一汽-大众再次推出新的权益回馈,针对新朋老友的集结礼和L家族“守护礼”,包含“双终身”质保、增换购现金礼等丰富权益,将企业发展的里程碑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客户权益,进一步强化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情感纽带。
作为3000万分之一,我对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的认可,既源于四年多用车体验的真实感受,也源于对其品牌实力与发展理念的深度认同。对品质的极致坚守,让它赢得了“开不坏的大众”的口碑;对需求的精准洞察,让它打造出多款国民神车;对创新的持续追求,让它在智能化与电动化浪潮中稳步前行。
对于年轻家庭而言,大众品牌早已不是父辈口中的“老牌子”,而是一个既可靠又时尚、既传统又创新的伙伴。我坚信这份跨越时代的信赖还将延续,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站在全新起点,陪伴更多中国家庭共赴美好。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技术路线单一博弈的迷思,用户对动力的需求已悄然从“单一选择”转向“全场景适配”。
8月25日,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办。
当德国《商报》在头版用“这款电动SUV给奔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题,详细拆解smart #5如何在空间、智能、性能上全面超越奔驰EQB,甚至很多方面比EQC, EQE做的更好。
8月19日,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在广州隆重举办。自此,广汽在电动化路径上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8月8日,刚刚就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华荣与集团公司总经理赵非一起前往深圳,拜访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组建前后,许多概念被混淆。
8月7日,杭州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科技盛宴——一汽奥迪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在此盛大启幕。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总经理汪俊君发布了“未来之翼”战略计划。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