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19 09:00:00
来源:冯铭
访问量:2064 次
3月17日,“千锤百炼——比亚迪品质之旅”在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工厂举行。通过本次活动,比亚迪向来自全国的媒体全方位展示了其在研发试验方面的严苛标准和领先实力。活动现场,比亚迪用一台台历经“千锤百炼”的试验报废车,让用户真正看到比亚迪的品质标准和用心。

不计成本,为实现“行业领导级别”的安全性能
根据“LACU策略”,比亚迪的工程师会在车型定义阶段对整车性能进行逐条定义,主要指标被拆为十几条。以汉为例,其安全性能就被定义为“L”级别,即要达到“行业领导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汉车型的开发过程中,比亚迪针对安全性进行大量的仿真设计,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整车、系统、子系统及零部件在发生碰撞时的被动安全性。根据实验中暴露的问题进行不断优化,以达到“L”级别的设计预期。

为了达到领先的安全水准,比亚迪汉车身中军工级别的热成型钢用料达43处,白车身热成型钢材使用量达97kg,为消费者打造了“隐形”的防护保障与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为了让安全测试更直观的反馈给设计者,比亚迪斥巨资建造了整车碰撞实验室,能满足国标、美标、欧标等法规试验要求及C-NCAP评价试验要求,并依据相关标准设计了更多实验方法和手段。汉在上市前除了进行正面、侧面、追尾等常见的碰撞测试之外,还针对路面交通的复杂性和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了更严苛、更复杂的安全测试,如最高时速120km/h的正面撞击,和超高难度的小偏置碰撞等,最大限度保障用户在极端交通事故中的生命安全。

比亚迪还拥有不同年龄、性别完备的假人家族,假人陈列室温度需控制在20度-22度,耗资高达几千万,可以最大限度还原真实车主及车内不同座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坐姿乘客在发生碰撞情况下的真实状况,提供更完备的安全保护方案。
“我们直接把车开去最恶劣的环境检验“
区别于其它品牌把试驾车通过转运车拉去试验场,比亚迪把汉直接从深圳开去海南、吐鲁番和牙克石,不但检验车的性能,更从用户的角度去检验充电环境。此外,比亚迪还采集了覆盖全国各地的路况数据、温度数据、湿度数据等真实数据,模拟各种极限场景下的试验,环境仓的实验温差从-40℃到80℃,只为了还原每一位用户的真实用车场景。

汉的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背后,是无数次充分模拟消费者各种极限使用场景的测试积累。按照行业标准,15万公里的整车寿命足以覆盖90%的用户需求,市场上大部分高档车的设计寿命是30万公里,而汉车型整车寿命目标定为60万公里比大部分同级高档车型多了一倍。但高品质不是追求里程表上的数字,而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比亚迪不仅满足于“实车道路测试”的强度和精度,还采用了大量国际领先的高精尖测试设备,“24通道道路模拟试验”就是其中最严苛的一环,能还原用户可能遇到的95%路况,大多数品牌使用的4立柱试验台顶多还原70%。汉试验车会在台架上持续颠簸45个日日夜夜,这样的试验要做3轮,相当于汉在实车测试路面上驶过100万公里,比大部分同类车型测试量的3倍还多。

自比亚迪安全测试中心成立以来,积累的上千份宝贵“比亚迪标准”,夯实了技术底蕴,也形成了高品质标准。与此同时,比亚迪在安全方面的大量投入和不懈钻研,积极参与推动国家相关安全法规标准逐步完善。预计2022年,中国的汽车安全标准将成为全球最为严苛的标准。

通过对更严苛标准的不断追求,比亚迪精益求精的工程师文化,是比亚迪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精神所在,不断自我驱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比亚迪正用自己的标准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全面进步。(文/冯铭)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出“总量攀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
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30万级SUV领域竞争激烈。
7月1日,也就是下半年的第一天,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国内车企,纷纷发布6月份和上半年销量数据。从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来看,吉利汽车在主流车企中上半年销量数据处于领先地位。
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撤回原定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并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中国长安,全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和平时大家所说的长安汽车是两回事。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的成员企业。
6月19日,艾瑞泽8 PRO新品上市发布会暨赛道嘉年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盛大启幕。
6月10日晚,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是在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是丰田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意义重大。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