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1-25 13:26:14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冯铭
访问量:36679 次
在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大环境下,广汽丰田坚持“油电同强 油电共进”方针,并取得了正增长的可喜成绩。
2025年广州车展期间,广汽丰田全新换代威兰达与铂智7的“油电双车”组合拳,打出了合资品牌智电转型的第一张王炸。以20万内最好油车与20万级纯电豪华旗舰第一车的强大产品力,印证了“油电同强 油电共进”是可行的。更以“丰田标准+中国科技”的融合创新,为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生存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不跟风
拒绝唯电误区,充分尊重消费者多元需求
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但是,仍有一半消费者选择燃油车。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在车展发布会上指出,广汽丰田之所以坚持推出技术先进、高度智能化的燃油车(含混合动力车型),正是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全新换代威兰达的上市精准击中了市场需求。作为全球1500万用户验证的经典车型,这款“下一代油车”通过电车级的域控电子电气架构,给油车装上了聪明的大脑:新一代丰田TSS 4.0智驾系统将油车的辅助驾驶体验拉平至主流电车水准,丰田专为中国市场自研的智能座舱终结了油车“智能落后”的刻板印象,第五代THS混动技术则在油耗与动力间找到完美平衡。这种“让油车更智能”的进化逻辑,既回应了300万中国家庭对丰田品质的信任,更以“20万内最好油车”的产品力,重新定义什么是国民需要的智能化油车。
眼下,20万级纯电轿车赛道明显有些“迷失”。玩家们要么沉迷于性能参数的内卷,要么陷入科技配置的军备竞赛。反观铂智7,它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以“均衡全能”精准切入成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看似是一种差异化策略,实则是一种高维打法。并且,依托于自身强大的开放整合能力,其已将业界最优的资源“为我所用”。
铂智7融合华为智能生态、Momenta智驾算法、小米硬件生态等国内顶尖科技,并与丰田92年的造车底蕴深度融合,以其大厂品质基因和高安全标准,构建起了最佳的技术生态整合能力,实现智能体验精准跃升的同时,保障了产品体验的可靠稳定性。比如Momenta R6大模型智驾配备了激光雷达,并追加了14件丰田ADAS要件,以确保“好软件”体验的同时,也要有“好硬件”做安全性能冗余,让智驾辅助“双商在线。其优化了复杂路况下的感知精度,让智驾功能从“锦上添花”变为“实用保障”。
这种“科技融合共创”的智慧,恰是在广汽丰田对用户多元需求的细腻洞察中,逐步沉淀、生长而成的。它并非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为根,将不同人群的真实痛点、场景化需求,转化为科技落地的具体方向。
而在用户感知强烈的“豪华体验”层面,“532”大车格、NASA推荐乘坐角度的零重力座椅、奔驰S级同款半苯胺皮质座椅、百万级豪车同款的真木饰条、雅马哈全景声等悉数配备,这些过往豪车才有的高价值配置这一次被一次给齐。
此外,铂智7的双腔空悬也没有停留在“有无”的硬件比拼,而是通过丰田GR与雷克萨斯团队对悬挂、底盘进行整体的联合调校,让悬架既能在城市路况下过滤细碎颠簸,又能在高速过弯时保持车身稳定,兼顾了家庭出行的舒适性与驾驶乐趣。
铂智7的实践证明,纯电豪华的下一阶段,比拼的不是谁的配置更多,而是谁的配置更懂用户。这份“懂”,恰是通过“科技生态”与“豪华价值”的深度融合来落地。它跳出了堆料式豪华的窠臼,以20万级纯电豪华旗舰第一车的身份,重新定义了纯电时代的豪华内核。它用懂用户的科技生态打破了配置竞赛的僵局,用触手可及的豪华价值重塑了20万级纯电市场的标准,最终让旗舰级豪华不再是高价位的专属,而是每一位用户都能真实感知的品质生活。
不固守
用“丰田式融合”激活本土电动化潜力
若说“不跟风”体现了广汽丰田对市场需求的敬畏,那么“不固守”则彰显了其对合资品牌智电转型瓶颈的突破。
广汽丰田“油电同强”的深层价值,在于打破合资品牌延续数十年的外方供给技术、中方做市场的传统逻辑,并构建起“全球标准筑基+本土创新赋能”的新型合作生态。这种范式革命,正是其能在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背景下,逆势增长的核心密码。
这种融合首先体现在研发话语权的重构上。传统合资模式的致命短板,在于外方主导的研发体系难以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智能化迭代,中方团队则困于“执行角色”难以将用户痛点转化为产品创新。丰田通过推行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让深谙本土需求的中方工程师全面执掌商品企划、设计开发全流程,从组织架构层面彻底破解了这一困局。
铂智3X能成为现象级爆款、铂智7未上市便引发高关注,正是这一制度的直接成果。这种权责重构不是对全球标准的否定,而是让中国创新在丰田品质框架内精准落地。铂智7的鸿蒙座舱不单单要通过华为的生态适配测试,更要满足丰田全球统一的安全验证标准;全新换代威兰达的域控架构既要实现电车级智能体验,又需延续丰田的高品质可靠基因。
这种双向赋能在技术融合上体现得尤为深刻。广汽丰田没有陷入“全栈自研还是技术采购”的二元对立,而是以“丰田式融合”打造差异化优势。在纯电领域,与华为、Momenta等的合作不是简单的部件堆砌,而是联合定义需求。这种“不为我有,但为我用且为我优”的开放心态,既避免了全栈自研的长周期陷阱,又摆脱了技术采购的被动局面,为合资品牌提供了技术整合的新范本。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范式革命催生了“责任共担”的行业新生态。针对纯电用户最核心的安全焦虑,广汽丰田行业首创“厂家三担责”政策,承诺电池自燃、智能泊车辅助事故、电池衰减全担责,这种底气源于“本土创新+全球验证”的双重保障。这种主动担责的姿态,实质是合资品牌从“卖产品”向“提供完整价值服务”转型的缩影。
“丰田标准+中国科技”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形成了相互赋能的闭环。中国科技的融入,让丰田全球标准在新能源时代焕发新活力;而丰田标准的坚守,又为中国科技提供了品质背书。这种双向赋能,让广汽丰田既拥有自主车企的本土化速度,又保留合资品牌的全球化品质,彻底打破了本土化个性需求与全球品控不可兼得的认知。
广汽丰田以全域改革开创“合资2.0”新局面
广汽丰田启动的全域深化改革,是合资品牌向2.0时代迈进的制度保障。在“聚变2030战略”指引下,广汽丰田“油电同强”战略凭借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洞察与完善的体系支撑,构建起独有的竞争优势,成为合资阵营破局的关键样本。
从市场层面看,其优势在于精准平衡“存量守局”与“增量开拓”。面对仍占半壁江山的油车市场,广汽丰田拿出了全新换代威兰达,重新定义智能化油车的标准;在新能源赛道,铂智3X上市销量口碑双丰收、铂智7更是亮相即顶流,通过精准覆盖多元化用户需求,广汽丰田形成了油车保基本盘,新能源车拓增量的稳固格局。
更关键的是,完善的体系能力为战略落地保驾护航。从1000家县级铂智体验店建设、“经销+代销”渠道革新,到油车动力总成终身质保、电车“厂家三担责”,广汽丰田以“产品-渠道-服务”全链路保障,既化解用户对油车智能、电车安全的顾虑,又为长期增长提供支撑。
在广州车展发布会上,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表示,通过研发体制改革、电车站稳脚跟、油车持续进化,广汽丰田争取用三年时间,重回百万产销。他提出,2026年广汽丰田销量要突破80万辆,2027年同比增长超过10%,2028年全面冲刺百万产销。
广汽丰田“油电同强”的实践,本质上是对转型二字的重新定义。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不是燃油与电动的路线之争,而是“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匹配之争。无论是全新换代威兰达对油车价值的重塑,还是铂智7对纯电豪华体验的定义,其核心逻辑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替用户做选择,而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对的产品”。
不固守传统技术,也不盲目追逐潮流,而是让技术服务于用户体验。唯有尊重市场、尊重用户、坚持创新、拥抱变化的合资车企,才能在时代浪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完)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技术路线单一博弈的迷思,用户对动力的需求已悄然从“单一选择”转向“全场景适配”。
8月25日,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办。
当德国《商报》在头版用“这款电动SUV给奔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题,详细拆解smart #5如何在空间、智能、性能上全面超越奔驰EQB,甚至很多方面比EQC, EQE做的更好。
8月19日,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在广州隆重举办。自此,广汽在电动化路径上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8月8日,刚刚就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华荣与集团公司总经理赵非一起前往深圳,拜访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组建前后,许多概念被混淆。
8月7日,杭州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科技盛宴——一汽奥迪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在此盛大启幕。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总经理汪俊君发布了“未来之翼”战略计划。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