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10-31 09:01:56
来源:一锤定音/冯铭
访问量:28321 次
10月30日,一汽-大众第3000万辆整车在长春基地下线,这也标志着其成为国内首家乘用车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车企。
 
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冲击、新势力与自主品牌双重挤压的行业变局中,作为一家深耕中国市场34年的车企,一汽-大众不但以庞大体量筑牢产业根基,更以“油电共进、本土创新、全球突围”的战略定力,为合资品牌穿越周期提供了可借鉴的生存样本,其背后的时代意义与未来路径,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
3000万辆
中德合作的硕果,产业深耕的标杆
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绝非单纯的销量数字,而是“开放合作”与“产业深耕”双重作用的成果。又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也成为中外汽车产业共赢的鲜活注脚。
 
从合作维度看,这一成就彰显了中德双方34年“并肩共进”的深度信任。正如中国一汽董事长邱现东所言,其不仅“体现中国对外开放的活力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反映中德汽车产业合作的深厚潜力”;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亦指出,双方合作“持续为中国汽车产业赋能”,印证了合资模式在产业变革中的持久价值。
 
从产业价值看,3000万辆背后是“德系品质”与“产业链协同”的双重支撑。自成立之初,一汽-大众便以“奥迪特评审”“康采恩标准”树立行业品质标杆,空腔灌蜡、360度翻转前处理等工艺保障车辆长效耐用。
 
五大生产基地均获“无废工厂”或“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将绿色制造落地为实践。更关键的是,其构建的“五大基地+1900家供应商+1500家经销商”生态网络,不仅创造超50万就业岗位、累计贡献超7300亿元税金,更在芯片短缺等危机中展现出强大抗风险能力,为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筑牢根基。
破局转型
以“油电共进+本土创新”重塑合资价值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合资车企普遍面临“燃油车存量维稳”与“新能源车增量突破”的两难,而一汽-大众通过“油电共进+本土创新”的策略,成功破解这一难题,重新定义了合资品牌的竞争力。
 
油电共进:“守盘”与“破局”的协同
一汽-大众并未因转型放弃燃油车优势,反而通过智能化升级巩固基本盘。全新探岳L、揽境搭载IQ. Pilot智能驾驶、端到端高速NOA功能,叠加“双终身”质保服务,2025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达43.6万辆,同比增长3.5%,燃油车市场份额升至7.6%,同比增长0.7%,速腾、迈腾、探岳等主力车型依旧坚挺,为转型提供了扎实的资金与市场缓冲。
 
与此同时,其在新能源赛道密集布局,构建“纯电+插混+增程”多元矩阵:2025年规划的11款中国专属车型中10款为新能源,ID.家族稳居合资纯电SUV前列,2025款ID.4 CROZZ升级12.9英寸中控屏与3.0级智能辅助驾驶。
 
自2026年起,大众品牌还将推出5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车型,形成“燃油守盘、新能源破局”的协同格局,既适配不同消费需求,又降低单一赛道风险。
本土创新: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定义”
摆脱“外方技术依赖”,是一汽-大众转型的核心突破。研发端,其自主研发SOA电子电气架构、热效率47%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建成碰撞中心等顶尖设施,整车实测超900万公里,以超国标标准适配中国路况与安全需求。
 
产品端,深度贴合本土细分市场——捷达纯电瞄准入门级市场,中级车同步推出纯电与增程版本,Hi Space智慧座舱的电动对开门、ID.4 CROZZ的暗黑骑士套件,精准匹配家庭出行与年轻群体个性化需求。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探索的“本土化深化”新模式:一方面推动捷达品牌引入中国本土资源,实现品牌、商品、生态全面焕新;另一方面以“全球视野+本土适配”加速出海,2025年首批554辆汽车进军中东,为合资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新范式。
新征程
以“五大领先”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3000万辆并非终点,而是一汽-大众向“智能电动化标杆、全球化合资典范”迈进的新起点。仪式现场发布的未来战略,清晰勾勒出其引领合资品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在技术创新层面,将聚焦智能电动核心赛道。依托“两国九地”研发布局,一汽-大众保持年均近百亿研发投入:未来将基于自主SOA架构推出支持L4级智驾的纯电平台,Ni60电池量产后实现“续航800公里、10分钟快充补能400公里”;插混车型搭载全新1.5T混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5%;同时推动智能化技术“油电共享”,让全新帕萨特、奥迪A4L等燃油车搭载同等智能配置,打破“燃油车=智能洼地”的行业偏见。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其明确“2030年海外年销50万辆”目标,未来五年将进军东南亚、南美、欧洲市场:东南亚推高性价比A0级纯电车型,欧洲依托大众渠道推广奥迪Q6L e-tron等高端车型,南美与当地车企合作建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同时复制中国市场“终身质保”“智慧服务”体系,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出海”向“价值出海”跨越。
 
在企业文化方面,一汽-大众发布了“创·享之道”3.0企业文化,以“一汽-大众,一起出众”为核心,确立“造价值经典汽车,创智慧出行生态,促人车社会和谐”的使命,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长期主义、利他主义”经营哲学,为战略落地提供文化支撑。
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是中国汽车产业对外开放的缩影,更是中德合作共赢的典范,折射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与“快速发展”两大奇迹在汽车领域的实践。
 
面向“十五五”,一汽-大众以“五大领先”战略为指引,在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赛道上的探索,深刻证明:合资品牌的核心价值,不在于“依赖外方”或“固守传统”,而在于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以本土创新回应需求、以全球视野布局未来。这种路径,不仅为一汽-大众自身注入新动能,更将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引领力量。(完)
当新能源汽车行业陷入技术路线单一博弈的迷思,用户对动力的需求已悄然从“单一选择”转向“全场景适配”。
8月25日,鸿蒙智行旗下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在成都举办。
当德国《商报》在头版用“这款电动SUV给奔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题,详细拆解smart #5如何在空间、智能、性能上全面超越奔驰EQB,甚至很多方面比EQC, EQE做的更好。
8月19日,广汽星源增程技术暨昊铂HL增程版上市发布会在广州隆重举办。自此,广汽在电动化路径上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8月8日,刚刚就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华荣与集团公司总经理赵非一起前往深圳,拜访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汽车)组建前后,许多概念被混淆。
8月7日,杭州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科技盛宴——一汽奥迪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在此盛大启幕。
8月1日,东风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总经理汪俊君发布了“未来之翼”战略计划。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