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9-03 09:33: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8月30日至9月1日,被誉为“中国汽车达沃斯”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本届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发展壮大新动能”为年度主题,来自有关国家部委和中外汽车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1200余人齐聚天津,共同探讨中国汽车发展之道。
本届天津泰达论坛召开之时,恰逢中国汽车产业下行之际。通过思想碰撞,本届论坛透露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五大趋势性的观点。
一、尽管遇到暂时困难,中国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认为,近一段时期汽车产业下行压力大,市场波动加剧。但是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和前景,前景广阔。
中国一汽董事长 徐留平
中国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认为,要正确认识中国汽车产业当下的形势,不要惊慌失措。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认为,中国低线级城市有7亿消费者,占总人口50%以上。这些城市汽车消费潜力很大,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二、中国汽车此次深度调整是一次正常的回调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汽车产业持续高速发展。自2009年开始,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新车市场。这一增长势头2018年戛然而止。业界普遍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前些年发展太快,需要一次深度调整。
徐留平认为,汽车产业在中国是一个强周期的行业,成熟的发达国家从来没有如此长周期的增长。中国经济调整中汽车产业相应回调,非常正常。应对中国汽车产业当下的挑战,关键要坚守、专注、创变。
三、此次汽车产业深度调整为时超过三年
此次汽车产业深度调整期需要多长时间?有专家认为需要三年时间,也就是从2019年到2021年,2022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重回增长通道。
北汽集团总经理 张夕勇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则认为调整期可能需要四到五年。他指出,中国汽车高速发展、快速增长时代已告结束,正在进入全面调整发展新阶段。张夕勇预计,今年国内汽车产销负增长大概在7.5%左右,明年可能与今年大体持平。中国汽车将经历一个四到五年的平台期,平台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机会和风险都会明显地增大。
四、中国汽车产能过剩是一个不争事实
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中国汽车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斌,早在七八年前就提出要警惕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在此次泰达汽车论坛的闭门会议上,陈斌指出,国内目前不足三千万的产量,四千万的产能,产能严重过剩。
国内车市出现的库存高企、价格大战,与产能过剩有着直接关系。汽车行业也需要去产能。
五、新能源汽车坚持纯电驱动为主
针对中国政府不再支持纯电动汽车,转而支持氢燃料电池车的不实传言,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巡视员宋秋玲强调,中国新能源汽车以纯电驱动为主要取向的技术路线不会动摇。燃料电池车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应与纯电动汽车互补、共存发展。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国情是煤多电多,发展新能源汽车必须坚持纯电驱动。氢燃料的制作、运输、储存目前都有很大问题,加氢站的建设成本也很高。在目前情况下,氢燃料电池车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在乘用车领域不具备批量发展的条件。(完)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4月12日,一年一度的2025广汽科技日在广州番禺广汽集团总部举行,“安全”成为整场活动的最强音。
4月10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在芜湖盛大开幕。
目前,国内A0级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车)在政策推动、成本优势和城市通勤需求增长下快速扩张,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细分领域。
3月31日,红旗品牌智能体验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
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在广州黄埔新厂房内正式举办。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