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2-28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访问量:1053 次
中国是全世界电动汽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电动汽车产销已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补电焦虑大为缓解。但是,低温焦虑仍是一个大问题。
今年春运期间,一场蔓延中国大陆的寒潮、冻雨和暴雪,让许多电动汽车车主在低温下瑟瑟发抖。低温焦虑正在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痛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人寄望于全固态电池。
所谓全固态电池,与现在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电解质是固态的。全固态锂电池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现行锂电池的电解液,从而大大提升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与现在使用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既耐高温和高电压,也耐低温。
日本丰田汽车正在开发充电10分钟行驶1000公里以上的全固态电池,最早在2027年搭载在电动汽车上。
如果全固态电池投入使用,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补电焦虑和低温焦虑统统可以解决。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全固态电池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和成本问题尚待突破。短期内还无法替代现有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国内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宣称自己在产品上采用全固态电池,都是在吹牛。这些电池只能称之为半固态电池,离真正的全固态电池还差得远。
上周,台湾一家企业--辉能科技宣布: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已正式投产。辉能科技表示,固态电池的样品已发到各大新能源车企进行测试、开发模块。据介绍,辉能科技生产的固态电池是大型锂陶瓷电池,可做到充电12分钟达80%的电量,在充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
辉能科技称,今年1月全球首家千兆级固态锂陶瓷电池工厂已设立,计划今年向电动汽车制造商供货。工厂初期产能每年0.5GWh,可供1.4万辆电动汽车使用,最终规模将扩大至2GWh,可为多达26000辆的电动车提供电池。该生产线预计在2027年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
辉能科技没有介绍该全固态电池的成本和价格。但通过分析全文,可以看出还是处于初始试验阶段,距离商业化和实用化还有一定距离。
作为动力电池的一场革命,各国企业都在加大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力度,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走在前列。按照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的说法,目前全固态电池产业路线有多种,全世界很多具有实力的公司都在研发,产业化的时间在2027年至2030年。
国内不少电池企业和车企正在积极研发全固态电池,有可能在2027年之前实现商业化。
2月初,广汽埃安宣布在全固态电池研发上取得新突破。2月18日,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广汽埃安争取实现2026年全固态电池量产搭载。
有分析认为,全固态电池替代液态电池,还面临技术瓶颈、制造工艺、产品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完)
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中国长安,全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和平时大家所说的长安汽车是两回事。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的成员企业。
6月19日,艾瑞泽8 PRO新品上市发布会暨赛道嘉年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盛大启幕。
6月10日晚,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是在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是丰田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意义重大。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在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安全已然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核心考量,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5月9日晚,吉利汽车在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小莲花),举办吉利银河百万盛典暨银河星耀8上市活动。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