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11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访问量:1336 次
作为一个从事涉外经济报道几十年的资深媒体人,本人曾耳闻目睹了许多中国企业在国外恶性竞争,自相残杀的案例。最后结果是铩羽而归,中国产品退出该国市场。
越南是世界摩托车大国,保有量达到4500万辆。上世纪末开始,价格低廉的中国摩托车大量出口到越南市场,挤走了日本产摩托车。2002年中国产摩托车曾占据越南摩托车市场80%份额。
国内摩托车企业看到这块肥肉,一哄而上,大量国产摩托车进入越南市场。为了争夺市场,国内企业在越南市场大打价格战,低价竞销、恶性竞争,摩托车价格低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国内企业一边与国内同行打价格战,一边在配件上动手脚以降低成本。恶性竞争的结果,是中国摩托车品质严重下降,最后在越南市场全军溃败,几乎全部退出越南市场。
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连续突破200万辆、300万辆大关,今年可望突破400万辆大关。汽车出口可以享受退税待遇,国外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效益也很好。在国内市场内卷严重,效益低下的大环境下,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大举进军海外市场。
但是也要看到,国内车企一窝蜂进军海外市场,也带来一些隐患。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辞时指出,中国企业在整体产销规模、底层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产业发展层面还存在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市场发展不够均衡、产业布局有待优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出现一些价格内卷、无序竞争的情况,而且还有卷到国际的这种趋势。这些问题既造成企业自身利益受损,也不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某汽车集团一位负责出口的负责人对一锤定音说,该企业在中东、拉美等地的经销商反映,由于国内车企在当地竞争加剧,已经出现打折竞销的现象。这位负责人说,中国汽车出口到海外,不管什么企业什么品牌,当地人都认为是中国汽车。如果打价格战,自行残杀,损害的是整个中国汽车的形象和利益。开拓海外汽车市场,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难度很大。但是,打价格战、恶性竞争、自行残杀,很容易毁掉这个市场。
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中国汽车出口决不能重蹈摩托车出口的覆辙。国内汽车企业在进军海外市场时,不要扎堆挤到某个单一市场,而要下功夫开拓新市场。进军海外市场时,切忌打价格战,把内卷蔓延到国外。中国汽车企业要有大局意识,在开拓海外市场时,要发挥合力作用,争取实现共赢。(完)
上一篇:懂车帝根本没资格去做什么汽车测评
下一篇:汽车设计不能“反人类”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出“总量攀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
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30万级SUV领域竞争激烈。
7月1日,也就是下半年的第一天,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国内车企,纷纷发布6月份和上半年销量数据。从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来看,吉利汽车在主流车企中上半年销量数据处于领先地位。
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撤回原定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并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中国长安,全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和平时大家所说的长安汽车是两回事。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的成员企业。
6月19日,艾瑞泽8 PRO新品上市发布会暨赛道嘉年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盛大启幕。
6月10日晚,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是在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是丰田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意义重大。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