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8-28 09:17:04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访问量:941 次
被誉为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2023成都车展,8月25日正式拉开帷幕。8月25日是媒体日,8月26—27日是专业观众日,8月28日-9月3日为普通观众日。
据车展组委会介绍,本届成都车展,无论是展出面积、参展品牌数量,都创造了历届之最。
厂家高度重视成都车展
汽车厂家之所以重视成都车展,主要是看上了成都庞大的汽车市场和其辐射作用。
成都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在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成都市汽车市场容量很大,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在国内仅次于北京。成都市既不限购也不限行。汽车消费环境很宽松。
成都人的汽车消费理念也十分有特点。一位出租车司机对我说,成都人喜欢攀比,邻居或朋友家买了车,他也一定要买一辆,否则没面子。成都人喜欢“耍”,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三五亲朋,结伴而行,开车到周边潇洒,去农家乐喝酒聚餐。前些年,开车去都江堰喝“夜啤酒”成为一种时尚。
另外,成都车展的影响力不仅仅在成都市,而且向四川其他地市和整个西南地区辐射。参观成都车展的不仅有当地人,还有不少重庆人、贵州人、西藏人等。
本届成都车展是下半年国内第一个大型车展,汽车企业希望通过成都车展,扩大品牌和产品影响力,在今年最后几个月取得较好的销售业绩,从而让全年业绩好看一些。
成都车展销售业绩突出
北京车展、上海车展两大国际顶级车展,参展商基本上都是汽车主机厂或重点零部件厂商。展会以展示为主,原则上不卖车。而重庆车展、成都车展、广州车展、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等冠以国际车展的大型车展,绝大部分参展主体是当地品牌经销商,主机厂予以辅助。展会虽然说展示和销售并重,实际上往往是以销售为主。考核这些大型区域车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卖了多少车。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第24届成都车展,共产生3.77万辆汽车订单,成交额达到65.16亿元,这个成绩相当可观。
在国内车市内卷严重,卖车难突出的大环境下,本届成都车展卖车的任务更重。有分析认为,本届成都车展,销售功能远远超过展示功能,一切为了卖车。为了在车展上卖好车,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使出了浑身解数。
本届成都车展“三多三少”
亲身参加成都车展的人士概括说,本届成都车展有三多,一是媒体日准车主比媒体多,二是展台销售人员比往届多,三是车展专享购车优惠多。还有三少,一是展馆内外汽车品牌宣传海报少,二是新车发布少于往届,三是参加展会的媒体人少。
按照展会议程,8月25日是车展媒体日,8月26至27日是专业观众日。但是在车展媒体日当天,就涌进了大量意向车主,许多汽车品牌邀请了大量之前在网上盲订的意向车主,在车展媒体日当天就来到展台参观。这些车主也成为其他品牌销售人员争抢的目标。记者在几个展馆穿梭之际,走几步就会碰到一个销售人员询问是否买车。个别汽车品牌展台,销售人员比观众还多。
据车展组委会介绍,本届成都车展,几乎所有参展商都推出车展专享购车优惠,车展组委会也推出购车抽奖活动。
往届成都车展,展馆内外有不少汽车品牌悬挂的巨幅广告,本届成都车展则基本没有。 一位汽车销售人员说,厂家把主要精力和预算都放在如何卖车上,广告和宣传就少了。
车展现场遇到一位汽车厂家公关部熟人,问我今年成都车展怎么来的媒体那么少。我回答说,今年汽车厂家邀请以线上为主,负担机票住宿的线下邀请寥寥无几。难怪到现场的汽车媒体比往届少了很多。有人调侃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三天的媒体日和专业观众日之后,8月28日至9月3日,是成都车展普通观众日。届时,将有更多的观众涌入展馆,选购自己中意的爱车。期待成都车展大卖!(完)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
六月份,享界S9再次交出漂亮答卷:单月交付4154辆,稳坐30万以上新能源轿车销量榜首。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出“总量攀升、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复杂格局。
在当下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30万级SUV领域竞争激烈。
7月1日,也就是下半年的第一天,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国内车企,纷纷发布6月份和上半年销量数据。从已公布销量数据的车企来看,吉利汽车在主流车企中上半年销量数据处于领先地位。
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撤回原定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并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中国长安,全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和平时大家所说的长安汽车是两回事。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的成员企业。
6月19日,艾瑞泽8 PRO新品上市发布会暨赛道嘉年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盛大启幕。
6月10日晚,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是在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是丰田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意义重大。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