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8-17 15:27:11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本届论坛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紧扣时代脉搏,求索突破之道,紧密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控宏观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动态。其中,在8月15日上午举办的“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分论坛上,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乔丽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乔丽
乔丽:感谢最后一个宝贵的发言机会让给了我的,最后一个上台发言的是最有挑战的,前面听了很多大咖的演讲,同样机遇很好,大家应该都喜欢或者希望看到我,马上午餐就要开始了。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新形势下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广的机遇与挑战”,这个题目很大,很有挑战性,我接下来争取花10分钟的时间,用20多页PPT,用数据平台数字化的情况阐述一下我们监测到的一些变化。
全国的情况各位专家讲过了,前上海目前的情况是这样的,整个压力很大,其实也会有一些负增长,特别是上半年是两位数了,可喜的右下角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半年同比已经几乎翻了一个番,全上海有8家整车厂、核心零部件企业有600多家,贡献了差不多26万的产能产量的预计。
总体的情况简单概述,整个上海无论从产业链、技术革新、配套资源,包括政策有了很好的极致,不断刷新上海的新速度。
从上海今年到7月底的推广数量来看,突破了4万辆,累计34.6万辆的推广的市场。可圈可点的是,车桩比接近1比1。
这张图很有意思,请大家重点关注,特点是右边那张图,可以把上海的特色显现出来,上海还有自己的特色,就是PHV和BEV的关系,2019年以前差不多一直在三七的比例,但是变化从2019年10月份开始发生了悄悄变化,纯电开始增长,而且迅速。
2019年的数据混动已经率先在60%以下了,结果是四六这样的比例。上半年到7月底的数据大家来看,已经是反四六了,也就是说BEV已经接近了60%,这个变化我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我来自数据中心,所以我分享给大家的是这个数据背后结构、市场的变化,我把它呈现出来,请大家重点花时间看一下这张图,在座的各位都是行业内的专家,我相信都会有各种不同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但是有一点我相信,一定是共同、有变化里面就有机会。
从数据中心成立现在5年时间,我稍后会把数据中心认为在市场化推进过程当中的机遇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首先,这张图是把上海规模化推进5年时间里面的BV纯电动的车型情况做了罗列,很有意思的是,2018年之前300公里以下基本上市场化的车型,但是2018、2019年300-400,甚至2019年已经在400以上了绝大部分的车型。
我刚刚出来的时候,截止到昨天,新接入到数据中心的BEV有100个新车型,其中400公里以上的有78个,接近80%的车型续航里程超过了400公里,意味着什么?请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做的研究,很有意思。今年疫情影响没有做春节长假出行的情况,这是2019年春节,当时一年半之前技术的水平,以及整个城市配套,上海的车主已经很敢开车了,而且很敢开的很远。BEV将近3万辆已经开出了上海,其中是最远的,甚至2000公里以上了,因为今年疫情原因,今年的春节没有做,后面的国庆我们会做一个长假出行的情况。
整个年度,2019年车主无论是从日均出行里程还是从出行时长,还是从出行频次上来讲,逐个季度都有增长,大家看白色的曲线(如图),意味着什么?2019年初,春节的时候说车主很敢开远了,2019年很喜欢用新能源汽车,喜欢多用新能源汽车。对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这个曲线大家应该喜欢看得到,我特意画成红色,是月度监测到上海的推广情况,7月份将近1万台,一路的高歌猛进,上海的新能源汽车还是非常火热的情况下,在座都是行业内的专家,需要有一些冷静的思考,一路高歌猛进和高昂的斗志,在这个充沛的市场,我们要思考哪些问题?
简单抛三个问题出来,首先是充电的问题,上海市场还是PHEV为主。我们做过一些研究,困难用户和非困难用户充电强度非常不一样,困难用户几乎一个礼拜多才充一次电,条件成熟的PHEV的用户两天多一点就会充一次电。
什么意思?我们希望推广新能源汽车,它的配套还是希望能够足够强,不是新能源汽车车主不想充电,而是我们的配套不够齐全,上海的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从前置的前面充电桩的核查、审核,到了后置的和数据中心合作,作为大数据的监测。意味着什么?无论是汽车销售还是汽车市场的同仁们,请关注,后面你们推广的PHEV我们会大数据监测,定点的知道哪些车不需要监测的,这是疏和堵的问题,从数据中心我们进一步分析,客观评估PHEV的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什么?车推广的很好,用的也很好,充电的情况也很好。对于城市监管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压力?大家看到这是我们2019年某一天整个上海市的用电负荷情况,双峰的压力很大,我们叫夜间谷电,9-11点依然有大批的充电,更不要说超充电对电网的负荷压力。我们提出智能充电和有序充电的概念。
数据中心我们有用电的需求在那里,用户在那里,我们希望进一步跟各地政府为下一步充电布局和设施做一些工作,让充电更加有序和合理。
梯次利用前面几位领导提到过,2013、2014年上海规模化开始,今年已经六七年了,大面积的车辆面临退役的问题。
今年6月底开始,上海市政府委托我们做了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的管理系统已经起步,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已经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电池溯源的管理平台。可以讲,随着上海,哪怕疫情期间,我们的推广量在节节攀升的过程。
我站在数据中心的角度,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数据来,我们也编制了自己“十四五”规划,受市政府的委托,我们除了车的平台,在“十四五”里面会建成车的平台+电池溯源的平台+加氢站运营的平台+智能网联监测平台,以及处长提到的可再生资源监测的平台,也就是说多元数据融合会在一个大数据中心里面进行集成。因此,构建这样的生态平衡,这个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提了一个大平台和一个大比赛的概念,就数据中心本身而言,能力、人力、物力都有限,面对无限海量的数据价值,怎么挖?我觉得需要在座各位以及全社会有志于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发展的人共同合作的,我们要把这个大赛做一个分享,从今年开始是首届,会在9月份正式启动这个比赛,请政府把政府当下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提给大赛,请企业把最痛点的问题提给大赛,请高校把有志于非常厉害的智库新鲜的血液也输入到大赛,我们通过大赛可以发现问题,并且希望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最关键的,我们希望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下一步企业发展进一步过程当中输送人才。
时间关系,我只能简单概括,整个大赛希望是一个循环的概念,每年度搜集问题,每年度解决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其实不断的在搜集新问题,有一个循环的问题,希望各位加入到进程过程当中。最后做一个广告,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时间关系,我不能把年报结果分享,公众号上面会分享一些东西,加入到我们,我们希望能够合作共赢,共享新能源汽车整个推进市场过程当中胜利的午餐。
谢谢各位!
11月19日,2021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极狐汽车携旗下三款量产车型强势亮相广州车展6.1馆。开幕当天,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樊京涛等领导在极狐展台专访间召开媒体沟通会,就行业媒体关心的问题与极狐品牌近期的新动态与新规划,展开了交流。
作为一家以商用车为核心竞争力的汽车企业,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未雨绸缪、化危为机,从品牌提升、创新驱动、全球合作、深化渠道、成本管控等多方面发力,连续6个月实现汽车产销、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逆势增长。
虽然最近几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四次销量下滑,但在本届广州车展上,新能源汽车仍是热度不减,造车新势力、外资及合资品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等纷纷亮出杀手锏,共计展出182辆新能源汽车新品,新能源车相比去年明显增加。
10月22日,以“共建生态,智领未来—开启汽车新时代”为主题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开幕。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大会上就华为如何聚焦ICT(信息通信技术),使能车企“造好”车、造“好车”发表主题演讲,展示了华为对于未来智能驾驶汽车生态的积极探索与最新实践。
国内车市低迷,部分汽车品牌经销商经济效益下滑,个别经销商为了降低成本,服务缩水,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长安汽车认为,越是车市不好,越要提升诚信服务意识,这才是对消费者负责的正确态度。长安汽车诚信服务五大承诺的推出,将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的服务水平,为长安汽车品牌向上加油助力,这些都将助推长安CS75PLUS销量不断攀升,推动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回升。
在新的时代,长安汽车将紧抓未来战略机遇期,把握好行业发展趋势,加快实施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努力成为世界一流汽车企业。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据中国汽车汽车工业协会分析,受中美贸易争端、经济下行、消费信心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2018年中国车市将出现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
正当国内车市持续低迷,不少人对车市前景缺乏信心之际,10月16日,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隆重举办研发中心和零部件产业园开工及发动机工厂投产活动。
针对造车新势力所面临的市场形势,威马汽车的量产交付意义何在?接下来在产能、营销等方面又有哪些举措?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接受了一锤定音的专访。
8月30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建成投产。这是继今年3月长春Q工厂、5月青岛华东基地、6月佛山华南基地之后,一汽-大众今年建成投产的第四个生产基地。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