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并未放弃电动化 只是在调整节奏

日期:2025-06-27 09:07:11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6月18日,奥迪全球CEO高德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迪撤回原定2033年停止研发和销售内燃机汽车的计划,并不再设定明确的终止时间表。

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德诺的表态,被解读为奥迪将全面放弃电动化战略。媒体上各种解读莫衷一是,什么:奥迪全面放弃电动化、奥迪放弃电动战略重回燃油赛道等等。并且延伸到其他跨国汽车巨头也将放弃电动化战略。

针对各种错误解读,奥迪被逼无奈,发出《关于电动化战略的回应性声明》。

奥迪的电动化长期目标并未改变

奥迪在声明中指出,我们坚信电动出行的未来,并正致力于达成全电动化产品阵容这一明确的长期目标。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全球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北美地区的“拐点”目前正明显后移,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含混合动力车型、增程式车型及纯电动车型)的“拐点”已于去年达成。

奥迪的声明说:市场的这种波动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在未来几年内,以尽可能灵活且稳定的方式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组合,涵盖纯电动车型(B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以及内燃机(ICE)车型。 我们将持续致力于积极的车型矩阵维护,在2026年之后继续让我们的内燃机车型对客户保持吸引力,直到它们各自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奥迪在声明中强调,在当前规划基础上,我们并不排除其他可能性,以确保产品组合始终具备市场所需的灵活性,同时我们也将始终牢牢把握全电动产品组合的长期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凭借覆盖所有驱动形式的广泛且灵活的产品组合,积极而务实地推动向纯电动出行的逐步转型。

通读奥迪声明全文,可以确认以下几点基本事实:

奥迪的长期目标仍然是电动化,并未放弃。

不再于2026年中止内燃机车型生产,而是继续生产,并且没有设定中止日期。

未来几年继续坚持动力多元化,包括纯电、插混和燃油。“油电并行”成为中长期策略。

积极而务实推动向纯电动出行的逐步转型。

由此可见,奥迪全面电动化的长期目标并未改变,只是调整了发展节奏。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坚持动力多元化,不放弃燃油车。

主流跨国车企也未放弃电动化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奔驰、宝马等主流车企已宣布放弃电动化策略。同样,也是一种误读。

由于电动车需求增速低于预期、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电动车成本较高、盈利能力不足等多重原因,几乎所有主流跨国车企都在根据市场现状,调整其电动化转型的节奏和策略,而非放弃电动化这一长期目标。  

梅赛德斯-奔驰宣布调整其电动化目标:将原计划“到203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修改为“到2030年,电动车型(包括纯电和插混)销量占比达到50%”。同时,宣布将继续更新其内燃机车型阵容至“下一个十年”,至少到2030年代。但电动化研发和投资仍在继续。

福特汽车早在2023年就宣布推迟部分电动车投资计划,并缩减电池厂规模。同时强调将增加混合动力车型的产量和投放。  

通用汽车推迟了部分电动车生产目标,并放缓了部分新车型的推出速度。同时,重新引入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计划。  

作为奥迪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也在审视其电动化节奏。虽然强调转型方向不变(欧洲2035年停售燃油车),但承认市场挑战。旗下多个品牌(包括大众品牌、斯柯达等)都表示将延长内燃机车型生命周期或增加混动车型。

斯特兰蒂斯集团旗下品牌(Jeep、标致、雪铁龙等)在欧美市场推出多款纯电车型,但明确表示将继续提供燃油和混动选项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丰田、本田等日本车企一直对“纯电路线”持谨慎态度,更强调“多路径解决方案”(包括混动HEV、插混PHEV、氢能FCEV和纯电BEV)。“多路径”策略并非放弃电动化,而是根据自身判断和市场特点,选择了更渐进和多元化的转型路径。

电动化是汽车产业未来方向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方向,但是,对于什么是电动化则有不同定义。

按照权威说法,电动化是指将传统燃油动力系统替换为以电能或其他新能源驱动的技术变革?,核心目标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排放并提升能源效率。

按照中国政府的定义,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含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目前,氢燃料电池车数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新能源汽车包括能够外接充电的纯电动汽车、插混汽车和增程汽车三种。而没有外接充电的纯混合动力(HEV)汽车则归位于节能汽车。

如果按照上边的权威定义,中国所说的新能源汽车中的插混和增程车型都是要烧油的,也不算电动化车型。按照日本车企的说法,只要搭载了电池,即使无需外接充电的纯混动车型和e_power车型都属于电动化车型。国内定义的新能源汽车车型中,插混和增程都有内燃机,都是要烧油的。只不过插混车内燃机可以直接驱动汽车,而增程车的内燃机是用来发电的,不直接驱动汽车。按照广义是说法,这两类车型应该也算是电动化车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24年国内销售的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占比60%,插混和增程占40%。2024年燃油乘用车占比为53%。也就是说,2024年国内销售的乘用车,70%以上搭载了内燃机。说什么燃油车将要退出市场,完全是无稽之谈。

从目前绝大多数车企的实践来看,广义的汽车电动化既包括纯电车型,也包括插混、增程、纯混动车型,即使搭载45V的轻混车型,也被认为是电动化车型。(完)

热门文章

关注中国汽车趋势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