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1-08 09:01:00
来源:一锤定音/冯铭
在全球汽车产业的风云变幻中,比亚迪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从2022年9 月销量突破20万,到 2023年10月突破30万,再到2024年10月突破50万,比亚迪不仅是全球唯一一个在高销量情况下保持高增速的车企,更是不断刷新着中国车企月销纪录和全球车企新能源月销纪录。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比亚迪销售502657台,这一数字令人惊叹。它是销量纪录榜上第二名的两倍多,甚至比南北大众历史最高单月销量的总和还要多。这一数字不但刷新了中国车企月销纪录和全球车企新能源月销纪录,更是比特斯拉单月销量最高纪录的两倍还要多!
更难能可贵的是,比亚迪的纯电汽车销量也超越了特斯拉!同时,2024年7 月至9月,比亚迪连续三个月销量稳居全球前三。这样的成绩,无疑奠定了比亚迪在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军地位。
比亚迪销量的高速增长,背后是高研发投入、产品高端化以及出海战略的有力支撑:
一、高研发投入铸就技术基石
比亚迪深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研发上不遗余力。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33.2亿,同比增长33.6%,超特斯拉100亿,在 A 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累计研发投入超 1600 亿元,拥有近11万技术研发人员,成为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通过持续加码智能化下半场,与华为、大疆、OPPO 等企业建立智能生态链接,推出易四方、云辇、e平台3.0Evo、第五代 DM、易三方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这些技术的爆发,不但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更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品质需求,为销量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产品高端化满足多元需求
比亚迪拥有王朝系列、海洋网系列、高端品牌方程豹、腾势以及仰望等多个品牌和产品线,覆盖了从经济型到豪华型、从家用到高性能等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布局能够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从而扩大了市场份额。
2024年,比亚迪陆续推出多款新车及更新迭代车型。仰望U9、腾势 Z9GT、宋 L DM - i、海狮07等新车上市,以及2025款汉、2025款唐、2025款海豹等十余款车型的迭代,覆盖了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的全场景用车需求。仰望 U8、腾势 Z9GT、方程豹豹5及汉、唐双旗舰等中高端产品的成功,稳步推动了品牌高端化,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三、出海战略拓展全球市场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同样表现出色。今年,比亚迪进一步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已进入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布局销售网络,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在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建设多个生产基地,这些基地都为比亚迪在当地区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便利。
例如在欧洲,比亚迪的生产基地可以更好地满足欧洲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消费者对高品质汽车的需求;在东南亚,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东南亚地区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南美洲,建设生产基地可以拓展新的市场空间,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车和售后服务。
2024年1月至10月比亚迪乘用车海外销售329073辆,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良好形象,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比亚迪的崛起,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璀璨华章。相关数据显示,9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53.3%,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在1 - 9月国内零售市场份额中,比亚迪以15.8%的市场份额名列前茅。这一成绩与其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精准的产品战略密不可分。
如今,比亚迪单月销量再破纪录,更是有力地证明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主导地位。曾经称霸中国汽车市场的燃油车,正在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冲击下迅速退潮。(文/冯铭)
上一篇:广本躁梦节打造国内最精彩车迷活动
下一篇:埃安为广汽集团调整转型勇敢探索
3月31日,红旗品牌智能体验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
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在广州黄埔新厂房内正式举办。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月25日,一汽奔腾悦意科技日在上海举行。对一汽奔腾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宣告中国汽车行业“国家队”全面拥抱新能源时代的宣言。
当“小排量混动能否拉动万吨海轮”这一质疑声在外界此起彼伏时,奇瑞风云T8却用实际行动给出了坚定的回应。
作为开创国内城市SUV先河的车型,东风本田CR-V用多年稳居保值率榜首的车界传奇,书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商业命题:在技术狂飙的时代,为何一款看似保守的燃油/混动SUV仍能成为家庭用户的"无风险选择"?
2月10日晚,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将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正式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刚刚过去的2024年,对于众多中外合资整车企业来说,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困难的一年。
随着第9届亚冬会脚步的临近,350辆吉利醇氢电混汽车将在火炬传递、交通、礼宾等多个场景提供出行保障。
12月12日,由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和江苏省港口集团共同打造的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