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愈盛,敢愈坚:比亚迪巴西首车下线

日期:2025-07-09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冯铭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更成为“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这一里程碑事件背后,是中国新能源企业以技术实力打破出海壁垒、以本土化运营深耕海外市场的魄力,更彰显了中国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日益凸显的影响力与市场价值。

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中国智造的出海进阶

比亚迪在巴西的布局,绝非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一场深度的“生态共建”。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投资55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71亿)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包含三座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预计创造2万个本地就业岗位。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仅用15个月的速度,既展现了比亚迪的技术沉淀与执行效率,更体现了中国智造“带着技术来、扎下根去”的出海逻辑。

不同于传统出海模式,比亚迪选择与当地供应链伙伴深度协作,构建本土化产业协作模式。这种“从生产线到产业链”的布局,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应对了市场保护壁垒,更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制造经验注入拉美市场,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所言,这是“拉丁美洲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新起点”,更是中国智造从“卖产品”到“建生态”的进阶。

技术硬实力护航,中国智造改写全球竞争格局

在巴西市场,比亚迪的“逆袭”之路堪称中国智造技术实力的最佳证明。自2021年进入巴西以来,其产品已赢得13万家庭青睐,2023年-2025年5月巴西汽车市场销量突破2万台,稳坐当地新能源销量冠军;5月更是以9.7%的市占率跃居汽车品牌零售第四。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比亚迪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之一”的技术底气——从纯电到插混的全产品线布局、领先的三电技术,让“中国智造”在拉美汽车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巴伊亚州州长的评价道破核心:“这座工厂将成为技术转型的典范。”当比亚迪把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带到巴西,不仅改写了拉美汽车市场长期被传统品牌垄断的格局,更向世界证明:中国智造不再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而是“技术领先”“绿色创新”的标杆。

全球化与本地化并重,中国智造的市场价值再升级

比亚迪的出海实践,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以国际化视野布局,以本土化运营落地。巴西工厂选址卡马萨里市,正是看中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配套与港口物流优势,这种“因地制宜”的选择,让中国智造的落地效率最大化。而15个月建成投产、快速跻身当地销量前列的表现,更印证了中国企业在跨文化运营、供应链整合上的能力跃升。

从市场价值看,比亚迪的海外扩张成效显著: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2%,预计2025年全年海外销量将突破80万辆。这不仅为企业带来增长新曲线,更让“中国智造”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品牌认可度。巴西工厂的投产,将进一步撬动拉美这个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打开更大空间。

中国汽车出海有多难就有多敢。从应对复杂的政策壁垒到突破成熟市场的竞争重围,从文化差异的磨合到供应链的本地化重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难”的刻度,恰恰丈量出“敢”的深度——比亚迪用15个月建成巴西工厂的速度、55亿雷亚尔的重仓投入、从产品输出到生态共建的转型,正是这种“知难而敢”的最佳诠释。

如今,巴西工厂的首车下线,不仅是比亚迪“敢闯”的成果,更印证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愈难愈勇”的底气。当“中国智造”的标签与“敢为人先”的魄力相结合,中国汽车出海不再是简单的市场拓展,而是以技术为刃、以勇气为帆,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撕开新的口子,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的“难”,难在打破固有格局;中国汽车的“敢”,敢在重构未来生态。这股“难与敢”交织的力量,终将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舞台上,写下更厚重的市场价值与时代意义。(完)

热门文章

关注中国汽车趋势网,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