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13 08: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从2018年至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连续三年负增长,不仅批发量下降,终端销量也同步下降,被称之为三连降。
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国内车市加快复苏,上半年国产汽车终端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5.76%,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也有13.88%的增幅。
业界普遍认为,2021年全年国内汽车销量(含进口汽车不含出口汽车),有望达到2700万辆,远远超过2020年的2424万辆,从而一举扭转汽车销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的局面。
然而,受芯片短缺,以及国内疫情局部地区时有反弹的影响,自6月份至8月份,国内汽车销量(批发)连续3个月同比环比双下降,能否实现预定目标,要打一个问号。
8月份产销形势更为严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8月,国产汽车产销延续下降势头,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
统计显示,8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2.5万辆和17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4%和3.5%,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降幅比7月分别扩大3.2和5.9个百分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3.4%和8.2%,产销增速均由正转负,且降幅较大。8月份汽车销量仅为179.9万辆,仅高于有春节因素的2月份,且连续两个月低于200万辆。
8月份,商用车降幅高于乘用车。乘用车产销形势也不妙,产销量降幅均达到两位数,降幅比7月份还有所扩大。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8月份乘用车销量也同比下降6.2%。
当前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但供给端由于芯片短缺问题减少了一定生产量,一些紧俏车型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三大因素影响8月汽车产销
中汽协分析认为,8月份汽车产销之所以同比环比双下降,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
一是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车规级芯片供应紧张,汽车企业芯片短缺现象进一步加剧。
二是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乘用车产销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
三是国六排放法规切换造成的短期市场波动继续影响货车需求,商用车产销因而延续了快速下降趋势。
中汽协认为, 7月下旬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散发疫情叠加海外疫情影响,部分汽车企业生产供应受到阻碍。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企业成本上升压力逐步显现,尤其是中下游小微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种种不利因素导致汽车行业运行压力有所增加。
今年后4个月非常关键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前8个月国产汽车销量(批发)为1655.6万辆,同比增长13.7%,月均销量206.95万辆。与2019年同期相比, 前8个月销量增幅仅为2.7%。
有分析认为,芯片短缺问题可能要到明年初才能得到缓解。据初步估算,芯片问题将影响国内一至两百万辆汽车产量,从而带来供不应求,影响全年总销量。
如果今年后4个月汽车销量可以保持在月均两百万规模,全年可以实现销量2455万辆以上,略微超过去年水平。
但是,如果芯片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就大了,汽车产销能否超过去年水平,还是未知数。
中汽协认为,今年后几个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从而支撑汽车消费需求保持稳定。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四季度市场需求提高将加剧供应紧张。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影响行业正常运行。中汽协初步预判,今年全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将弱于年初的预期。
综上所述,今年全年国内汽车销量实现正增长还是很有可能的,但很可能只是微增长。(完)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4月12日,一年一度的2025广汽科技日在广州番禺广汽集团总部举行,“安全”成为整场活动的最强音。
4月10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在芜湖盛大开幕。
目前,国内A0级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车)在政策推动、成本优势和城市通勤需求增长下快速扩张,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细分领域。
3月31日,红旗品牌智能体验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
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在广州黄埔新厂房内正式举办。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