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31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访问量:6400 次
懂车帝日前推出的《懂车智炼场》智驾测试视频,引起了强烈的质疑。迫于压力,懂车帝辩称自己不是在搞认证排名,而是在进行智能驾驶科普。
有专家指出,懂车帝这种“以撞博眼球” 的模式并非首次出现。从2021年电动车对撞测试到2023年冬测争议,懂车帝深谙“碰撞即流量”的法则,抓眼球、博流量牟取利益。在测试中,懂车帝刻意制造碰撞场景,以博取流量。所谓 “科普”,只是在掩饰自身利益驱动的尴尬局面。实质上是给被测试的汽车品牌和消费者设了一个陷阱,请君入瓮。
懂车帝根本不是什么智驾科普
科普是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思维方法和前沿进展,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的科学问题,并培养理性思考能力。科普的核心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准确性。基于科学事实,而非主观臆测或片面信息。二是通俗性。用大众能理解的语言和案例解释专业概念。三是中立性。不被商业利益或特定立场左右,保持客观。四是实用性。帮助公众解决实际问题或提升科学素养。这四点要素,懂车帝没有一项达标。
智能驾驶科普应该解决的问题,一是消除信息差,纠正误解。智驾测试应解释“AEB(自动紧急制动)为何有时会失效”,而不是渲染“某品牌AEB不可靠”。二是 提供科学方法论,而非碎片化结论。应告诉公众何时接管,而不是仅仅给出某某品牌车型排名第几。三是促进公众理性决策。告诉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高速通勤/城市拥堵)判断智驾功能的实际价值,而非被极限测试结果所误导。四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不是全盘否定。
从以上四个应解决的问题来看,懂车帝的智驾测试一项都不符合。所谓智驾科普,完全是在硬坳,挂羊头卖狗肉。
懂车帝的测试结果,把国产智能网联汽车一窝端,全部打翻在地。不知这些测试车型怎么得罪了懂车帝,誓要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中国智能驾驶技术不容否定
汽车智能化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而智能驾驶则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先进水平与国外不相上下,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目前我国在全球汽车智能化领域的竞争走在前列,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普及率在全球最高。
L2辅助驾驶?是部分自动化驾驶技术,可在特定条件下控制车辆加速、减速和转向,但驾驶员仍需全程监控并随时接管控制权。目前国内已有数千万车主在使用辅助驾驶技术。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国将有上亿辆汽车搭载辅助驾驶技术。
使用辅助驾驶技术,可以提升行车安全性,改善驾驶体验和减轻疲劳,提高交通效率,并且为未来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辅助驾驶是通往更高级别自动驾驶(L3及以上)的必经之路。在辅助驾驶阶段积累的技术、数据和经验对于最终实现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至关重要。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在用的L2辅助驾驶技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罕见或极端场景表现不稳定,可能失效或做出错误判断。这就要求驾驶员及时接管。另外,一些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高估系统能力,开车时玩手机、睡觉、双手离开方向盘,这些危险行为带来安全隐患。
懂车帝如果真的是做智能驾驶科普,就要客观评价当前辅助驾驶技术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教育公众在使用L2功能时,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时刻准备人工接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但是懂车帝所做的智驾测试,演示的是错误使用智驾带来的风险,而不是如何正确使用智驾。给社会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智能驾驶汽车很危险,辅助驾驶也一样。就差说"珍重生命、远离智驾"了。
这哪里是什么智驾科普,这是全盘否定中国汽车智能化的进步,全盘否定国内量产车型搭载的辅助驾驶技术。懂车帝给公众传递了片面、不客观的错误信息,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业内专家指出,懂车帝的智驾测试从技术上来看,并未达到"测评"的要求。不同品牌智驾车在6个极端危险场景中经历的具体工况参数,变差太大,经历的危险程度也不一样。测试结果不具备横评的技术条件,社会上非常关注的认证"榜单"是无效榜单。公众千万不能被懂车帝的测试结果所误导,因为那个结果既不科学、也不公正,更不可信。
不能把辅助驾驶一棍子打死
智能辅助驾驶是一项潜力巨大但尚有局限性的技术。懂车帝的测试将其“一棍子打死”,是短视的,错误的,也是别有用心的。完全忽视了辅助驾驶在提升安全性和改变未来交通方面的巨大价值。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拥抱其潜力,大力投入研发,推动其安全、可控地发展。二是清醒认识其局限,不夸大宣传,明确责任划分。三是严格规范其应用,加强监管、标准制定和用户教育。四是使用者保持敬畏和专注,时刻牢记自己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辅助驾驶技术的红利,同时有效规避风险,最终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出行未来。
懂车帝的所谓科普,连AI都看不下去了。豆包评说懂车帝测试:一个第三方媒体,不是车企,不是车主,也不是监管部门,花大量人力物力封闭高速做测试。然后告诉你,他们只在乎你的安全。你信吗?(完)
首先澄清一下,这里所说的中国长安,全称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安),和平时大家所说的长安汽车是两回事。长安汽车全称是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兵装集团)的成员企业。
6月19日,艾瑞泽8 PRO新品上市发布会暨赛道嘉年华在浙江国际赛车场盛大启幕。
6月10日晚,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是在丰田RCE体制下,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电动车型,也是丰田中国本土化战略的起点车型,意义重大。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在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安全已然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核心考量,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5月9日晚,吉利汽车在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小莲花),举办吉利银河百万盛典暨银河星耀8上市活动。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