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4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刚刚结束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出席论坛的代表在充分肯定当前国内汽车产业成绩的同时,也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担忧。主要担忧的是如何走出盲目追求销量增长,而忽略经济效益和发展质量的怪圈。
发展质量比汽车销量更重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论坛主旨发言时指出,汽车产业转型是一个巨大工程,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我国汽车行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近年来,企业为了争赛道、求生存,加之互联网生态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汽车行业也暴露出多方面问题。以无序“价格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内卷式”竞争成为最突出表现。与此同时,以“拉踩式营销”、“网络水军”、“黑公关”等无底线蹭流量的网络乱象频出,严重污染了汽车产业生态,极大危害了行业健康发展。
他说,真正的竞争优势最终依靠价值创造,需要车企从技术创新、产品品质、用户体验、品牌文化等维度发力。新能源汽车不能只做“量的冠军”,更要成为“质的标杆”。只有市场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中国汽车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在大会发言时表示,过去政府要销量,企业也是不断比销量、比速度。而中国汽车发展到今天这么大的规模,必须要在品牌、管理、创新、服务上创新。他呼吁政府增加这方面的考核和引导,对企业的升级给以耐心。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技术突破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他说,我们不追求销量的排名,我们一直说质量的排名比销量重要,利润的排名不如创新重要。
盲目追求销量增长恶果凸显
以价格大战为主要标志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带来了增产不增收、以价换量的怪事。付炳锋指出,由于内卷,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近8年持续下降,由前些年的超过8%下降到今年前5月的4.3%,已经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汽车之家CEO杨嵩在论坛上说,过去几年,国内汽车市场明增暗降、厂商多劳寡得。2023年新车销量增长了5.7%,而新车均价下降了5.2%。预期收入减少了2210亿元人民币。2024年新车销量增长了7.7%,新车均价下降了7.6%,预期收入少了3747亿元。在内卷严重的情况下,销量的增长并不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长和利润的增长。
汽车企业追求销量增长,除了企业自身设立了过高的增长目标,与地方政府也有一定关系。汽车是一个高价值产品,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对当地GDP的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在GDP挂帅的推动下,汽车企业有时也很为难。正是在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的强烈推动下,各地都把汽车产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不顾实际情况,四处招商引资,给地给钱吸引汽车项目。
前几天从桐乡火车站乘高铁到上海,候车室有一幅大幅标语,上面写着:浙江桐乡,新兴汽车产业城市,招募城市产业发展合伙人。类似这样的招生引资,在其他城市也存在。殊不知,中国汽车产能早就严重过剩。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如此严重的“内卷式”恶性竞争,其根源就在产能过剩。
在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转折点,面临着从追求销量扩张向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深刻转型。
过度追求销量导致车企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企业大打价格战,通过降低成本、牺牲品质和利润换取销量提升。这种做法损害了品牌形象,削弱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汽车产业如何有质量增长
面对片面追求销量增长而忽略了增长质量,中国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有质量的增长,不仅意味着产品品质的提升、技术的创新升级,更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品牌的塑造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如何做到有质量增长呢?
首先要遏制低价促销的恶性竞争,只有价格稳定市场才能稳定。只有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正常的利润,汽车产业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重视产品品质的提升。有质量的增长要求汽车产品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车企在设计、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辆出厂的汽车都能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和消费者期望。同时,注重细节处理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让汽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品质生活的象征。
三是加快技术的创新升级。技术创新是汽车产业有质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车企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前沿领域,要敢于创新、勇于探索,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还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整个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是品牌的塑造与传播。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汽车产业有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车企应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通过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售后服务、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六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质量的增长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车企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同时,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汽车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型。通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实现有质量增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国汽车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转折点上,从追求销量扩张向追求有质量增长的转型,不仅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监管、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品牌建设与营销、拓展国际市场与合作以及培育消费者理性消费观念等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将迎来一个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完)
下一篇:过度堆砌配置 也是一种内卷
记得是在2011年底,国内某财经类杂志用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吉利汽车的不实报道。
在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安全已然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核心考量,更是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5月9日晚,吉利汽车在杭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小莲花),举办吉利银河百万盛典暨银河星耀8上市活动。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4月12日,一年一度的2025广汽科技日在广州番禺广汽集团总部举行,“安全”成为整场活动的最强音。
4月10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在芜湖盛大开幕。
目前,国内A0级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车)在政策推动、成本优势和城市通勤需求增长下快速扩张,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细分领域。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