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21 09:00:00
来源:一锤定音/张毅
7月19日,一锤定音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汽协汽车统计存在漏洞。
文章指出:随着出口激增,汽车产销统计口径也随之发生变化。中汽协的汽车产销统计中,增加了国内销量的相关数据。在计算中外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时,中汽协的统计把出口到国外的乘用车也算了进来,造成了数据失真。
按照中汽协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61.9%,同比上升8.8个百分点。但是如果减去出口,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销量大致在500多万辆,市场份额也是50%左右。
我把这篇一锤定音转发给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付炳锋回答说,你说的对,市场占比不严谨。以前进出口数量差不多,互相抵消了。现在出口远大于进口,应该叫销售占比。
中汽协8月发布的7月汽车产销统计中,之前的“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改成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原先的“市场份额”改成了“销量占有率”。这里所说的中国品牌销量占有率,指的是中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外销量总额中的比例,而不是国内市场份额。
中汽协这一改动,符合当前的汽车整体情况。至于中外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就是市场份额,则需要剔除出口部分,仅仅计算国内部分,才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数据。
如果要准确地计算中外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路,最合理的办法是既要计算国产汽车国内销量,也要计算进口汽车国内销量,二者加在一起,才是最准确的市场份额数据。只可惜目前公安部交管局掌握的上牌数一是不公开,二是即使公开了也没有中外品牌的区分。而根据交强险得出的上险数也没有中外品牌区分。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只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比例。
按照中汽协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乘用车总销量1397.4万辆(批发、含中外各品牌),减去出口,国内销量1123.5万辆。
1123.5万辆乘用车国内销量中,中国品牌国内销量不到600万辆,市场份额约在53%,其他47%是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品牌乘用车。
53%比47%,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比例,不是十分严谨。但是,在表述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时,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数据。
中汽协关于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表述已经改变了,但是,一些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还在沿用以前的说法,显然有些落后了。中汽协汽车统计关于销量占有率的新提法,值得所有汽车企业予以高度关注。(完)
4月19日,奇瑞星途旗下豪华安全大五座SUV:2025款星纪元ET上市,上海车展开幕即官宣斩获超6000台订单,成为20-30万元级SUV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广汽传祺携向往车系最新旗舰车型亮相,展现了传祺、华为乾崑、宁德时代“黄金三角”深度融合的最新发展成果,也正式拉开了中国智能汽车“大厂时代”的帷幕。
目前,国内合资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
4月15日,新驾趣纯电SUV广汽本田P7闪耀上市,新车基于云驰架构打造,以“不同、不晕、不累、不悬、不糙、不卡、不慌、不怕”八大体验价值,击碎纯电用车常见痛点,重塑电动时代新驾趣观。
4月12日,一年一度的2025广汽科技日在广州番禺广汽集团总部举行,“安全”成为整场活动的最强音。
4月10日,“中国混动 智领全球”——奇瑞汽车“混动之夜”在芜湖盛大开幕。
目前,国内A0级电动汽车(小型纯电动车)在政策推动、成本优势和城市通勤需求增长下快速扩张,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重要细分领域。
3月31日,红旗品牌智能体验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
3月26日,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落成典礼暨全新电动车型P7下线仪式,在广州黄埔新厂房内正式举办。
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国汽车工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