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1-11 20:04:09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11月10日-1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供应链大会以“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打造安全、韧性、绿色汽车供应链”为主题,设置了“1场战略峰会、1场大会论坛、9场主题论坛”共11场会议,围绕供应链安全与布局、新型汽车供应链打造、传统供应链升级、全球化发展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寻找构建世界一流汽车供应链的对策、方法和路径。其中,在11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智能网联——跨界协作、软硬融合,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上,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公司副总裁、CTO尹玉涛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新世代智能座舱的创新与突破》。我的报告今天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新世代座舱的发展趋势,用户需求变化在推动汽车行业的变革。国内未来用户的主力整车购买的主力将为90后和00后,他们经历过智能手机的时代,是对于智能化有更高期待的全新用户的群体,更关注于车辆自身的产品力。同时,根据预测数据,2025年将会有64%的汽车消费者为增购或者换购,2030年的时候将进一步提升至78%。随着汽车消费转向增换购的趋势和年轻化的驱动,汽车智能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大家可以从下面几张表里看到,汽车消费的群体年轻化趋势,汽车消费由首购转化为增换购的趋势。以及所谓的Y时代和Z时代对于智能化购车因素的考虑。
新世代用户对汽车出行提出了新的需求,用户出行需求的发展过程从满足基本需求的安全出行逐步提升至高效出行,最后上升到满足情感、尊重等需求的愉悦出行。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简单的出行要求,提出高效出行的需求,以及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趋势。大家可以看到从2020年到2023年,以及到2027年对于出行需求的趋势,从安全出行到高效出行到愉悦出行。设计的趋势也会跟着需求的趋势发生变化,从现在的人机协同全场景交互的娱乐空间,加智能助手等技术的特点,到2027年左右随着尖技术的发展整车会成为智能移动空间,会出现全场景的智能助手,同时会出现元宇宙的增值服务。
智能座舱产业需求变化的趋势,由于国内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发展迅速,中国用户对于座舱的智能科技配置需求远高于全球市场,大家可以看到左边这个图是全球市场,下面蓝色的这条线是全球市场对于智能化车型配置的渗透率的情况,在今年55%左右。同样,在中国市场智能化的渗透率达到66%。未来新世代座舱的科技配置在庞大技术的Y时代以及Z时代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他们必须要求有这些配置的,包括像语音交互,人脸识别、HUD等功能的配置占17.4%。极大的提升购买人群购车兴趣的比例达到65%。
现在汽车产业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需要提升差异化来提升竞争力。汽车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汽车总销量与零售总额步入平缓期,左边这张图应该是从2017年之后一直到现在整车的销售的总量以及销售的总额基本上是持平的。单车的利润降低,因此一方面需要我们在优化成本的同时不断从智能化和创新入手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创新的需求串联了更多的产业进入汽车行业,让企业产业链的价值延长,从而汽车的价值周期也同步增长,在增长乏力下,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大家可以看到右下角的这张图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是由市高速增长变成存量竞争的阶段,产品的属性是交通出行的工具转变为自享空间,车厂的诉求转为销售利用转变为寻求新的空间。从单个部件的成本优化,整车硬件的成本优化转变持续服务架构的升级,加上成本的优化。之前很多是靠汽车的销售以及后市场的服务来创收利润,未来很可能是以软件的持续销售和订阅服务来增加销售以及提升服务价值。
从客户需求与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聚焦打造产品核心价值。行业技术的快速迭代能让汽车智能化产业进一步的爆发新的活力,新的技术赋能让产品价值提高,可以创造出新的客户使用场景,使用户体验提升,同时在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和价格持续下探的双重压力之下,如何回归客户需求的本质是主流智能座舱当下的任务。最下面的曲线有一些产品的举例,包括从前瞻技术的产品到高竞争的新兴产品,以及新兴的产品竞争降温的产品到明星产品,到稳定现金流产品,大家可以看到新的汽车电子有这么多的汽车产品形体,那就是整个汽车电子在快速的进行迭代。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如何抓住用户需求本质,不产生迷乱而造成研发生产制造过多或者冗余,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用户的需求模型,对于基本型的需求来说一般是保障基础功能以及法规方面的要求,对于期望的需求来说用户是知道的,我作为购买车的用户,我知道一般的车都配备什么样的功能,这个是必须要有的。另外是让消费者更高的层级需求,他不知道,但是你有的话会极大的触发他购买车的欲望。比如说这些功能包括引入大模型,比如说引入VR场景等等。但是对于这些功能我们不能过多的去开发产生更多的冗余增加成本,所有的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实际上是把手机的APP搬到智能座舱里面,这样就会造成浪费,没有抓住用户需求的本质,我们要做到抓住用户的兴趣点。
第二部分是新世代智能座舱的创新突破。围绕着智能座舱的安全、智能化、体验、平台化方向来实现突破,我们把这四部分简称安全、优质和愉悦。安全是跨域融合的域控制器当中建立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能力,提供高效软硬件的平台,优是使平台实现软件架构,软硬件实现解耦,同时实现软件服务的结构平台化,可以高频次的进行OTA,实现平台的设计,平为中央计算平台建立基础架构,实现成本优化。智平台智能化的提升,交付升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能。悦是基于多方面的特性提升信息传递的效益,提升用户交互以及操作的体验。安全方面,我们突破现有的架构设计,随着座舱边界的持续扩张,现在座舱包括后面是舱泊一体,软件的规模以及复杂度和连接节点的快速提升,功能安全从电子电器功能向座舱全面延伸,而在跨域融合的过程当中,需要在传统功能安全融合网络安全实现更复杂的安全架构设计。对于独立的零部件来说,我们认为考虑到功能安全就可以,但是如果是考虑到端到端,产品到产品或者是端到云同时要考虑网络安全。同样要考虑更复杂更多样多变的未知的驾驶场景,还要考虑预期安全。
智能化推动电子架构的和软件架构的变革,同时带来更多的挑战。汽车模块化的平台,软件平台集中式的电子架构的战略布局有利于降低车重,信息处理能力会变得更强,提升算力的利用率,同时满足车企未来商业模式转移的需求。高度中心化的电子架构形成数字基座带来计算机终化,软硬件解耦,同时实现降本增效。从左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演进,新世代用户趋势存量竞争的差异化以及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促成了软件架构的变革。从独立的电子架构从分布式到域控制器,一直到融合,现在是处于跨域融合的阶段。软件架构从传统垂直的所谓烟囱式的软件架构变成分层的软件架构,这个趋势在发生变化。融合的优势和挑战分别是什么呢?域的融合有利于我们体验的优化,表现在软硬件提升软件以及OTA的效率,多设备通过交换数据,优化产品的体验。数据通过集中处理,提升通讯的效力。算力资源集中,支持大算力与场景服务的体验。从降本增效来说,它有非常大的优点。节约限速的成本,降低车身的重量。提升开发的效力,缩短新车型的开发周期。降低OTA的成本,减少算力因资源配置浪费,简化设备集成验证的难度,简化供应链。
当然它有很多的挑战,主要挑战是在跨域功能和性能的挑战,因为继承之后为了满足不同域之间的功能和性能的需求,比如说我的座舱域功能性能要求不一样,差异比较大,对于操作系统,对于资源分配,对于性能的达成,对于安全的管理要求都有非常大的挑战。复杂架构工程的挑战,软件架构变得更加复杂,开发难度和开发的周期会变长,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和复杂度提高。失效的设计和功耗的散热会是比较大的挑战,系统的复杂度的提升导致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锁定变得困难。
打造数字基座,实现软硬件的生态共创,构建持续的服务能力。通过硬件模块和软件标准化的设计,打造标准化数字基座,并基于场景的需求持续升级。实现各服务组建之间的灵活访问和组合,同时打造开放平台,吸引更多第三方开发者或者智能硬件厂商进入汽车行业,不断完善智能网联生态,形成良性循环。从数字基座来说包含座舱、车身,通过板塔的形式可以拓展存储,可以加速,可以增加更多的功能实现灵活性的部署。从软件架构来说,分成硬件、基础软件、应用服务层等等。针对第三方的开发者平台基于数字基座进行标准化的汽车开放的接口,以及第三方应用管理的平台,在此之上,针对第三方开发者,也就是市场上任何有意向的开发者到这个平台来吸引他们进入到我们座舱领域,来服务于我们整车厂,服务于终端的用户。
通过打造基于数字基座的共创平台,通过共创平台接入第三方拓展生态,通过弹性部署可以接入更多的智能硬件。基于标准化的开放接口,以及基于第三方开发者平台的管理系统,在此之上,引入第三方的开发者丰富生态,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应用服务层除了预装的APP之外,我们针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接口。同时在硬件方面可以实现硬件便捷拓展,拓展座舱的硬件性能,丰富用户的可玩性。包括我们通过车载的硬件商城或者是自选的模式,可以在我的座舱上很容易接入像麦克风、游戏设备、VR设备,包括无人机的拓展等等。
从智的方面引入大模型,实现服务体验的创新底座。随着ChatGPT的大热,国产AI大模型涌现。尤其是人机交互的领域,大模型可以快速和汽车产业原有知识体系相融合。在第三代的座舱里会集成大模型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从被动交互到贴心的处理,现有智能化的推荐方案主要是以预设条件和预设场景进行判断和服务的,要大量的用户研究的分析,以及场景的预设的工作,并且设定的场景是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AI大模型的引入,可以实现对用户地图的实施理解和定制化生成。我们输入端,包括感知系统,包括用户的感知画像,车辆的信息感知、环境信息感知,这些数据进来之后传统的方式是基于这些感知信息与预设场景条件进行对比的判断,而基于判断结果来调用预设场景模型。比如说一个用户他在开车要抽烟的话,当他检测到有抽烟的需要,把车窗打开一部分,打开一小部分的车窗,空调切换为外循环这实际上是预设的场景,是你预先设置好的。当引入AI的大模型之后可以实现对用户意图的深入理解和定制化内容的政策,比如说这位先生与太太是结婚5周年的纪念日,他太太是30岁左右,而且自信优雅,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我们的场景如果是知道纪念日的信息,知道这位太太喜欢的文化,这个都是通过大模型可以通过在日常的交换过程中获取的,可以生成中式古典的传统文化场景,这跟以前完全预设的场景是不一样的。
从悦的部分来说,实现系统级的创新与突破,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实验来说,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3.5%来自于嗅觉,1.5%来自于触觉,1%味觉。同时,根据这两个维度不同的优缺点,通过互补和重复两个层面实现高效的多模态交互式的信息输入,座舱达到的重点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视觉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传递效率高。听觉是信息量一般,注意力占据小,传递效率也是比较高的。我们是通过交互中引入3D的融入,融入环境交互的要素,增强车内外信息的交互,比如说增加天气,交通环境要素的信息,在车内进行传递表达,提升视觉通道的传递效率。同时,融合AIHUD的产品等等全新的产品进行信息的增强和补充。全新技术的创新引用打破原有通过显示屏的交互模式,实现更好的虚拟助手的交互平台,视觉交互、触觉交互相合融合,来呈现出全新的交互的解决方案。
新时代航盛智能座舱的能力主要是有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对未来新型电子架构的拓展支持。第二,提供高效安全软硬件的平台。第三,提供基于人工智能产生内容的自动化。第四,体验和平台化服务。通过四个维度的创新不断提升座舱的核心能力和价值。
从汽车电子架构升级的角度来说,为中央计算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高效安全的软硬件平台在跨域融合的域控制器当中建立功能安全和数字安全的能力,提升数字优化的解决方案。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平台智能化的提升多模态的交互升级,人工智能的能力的输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生态的共创平台是基于软硬件的解耦,同时实现软硬件服务的平台化,可以实现高频次的OTA,为平台赋能。新世代智能汽车时代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整合的产业链逐渐转向扁平化的合作共赢的模式,整车厂以及深入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真正差异化的完成产品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现在新世代扁平化的模式它的特点是从组织架构的角度来说是多层级的垂直架构变成扁平化的架构,伙伴关系从上下层的或者上下游的关系变成战略合作的关系,供应链的韧性增强,从链条式的卡点或者断点变成网状式,可以快速捕网的形态。
值此,航盛成立30周年之际,我们的口号是不忘初心,拥抱未来,合作共创。航盛愿与在座的主机厂行业伙伴一起,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安全、韧性、绿色、共创一起努力,谢谢。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以“高端、求实、重效”为特点的中国汽车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并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备受业内外广泛关注。作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中国汽车论坛依托于汽车行业权威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力打造及时向行业输出新思想和智慧碰撞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继续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共圆汽车强国梦!
在9月1日“智能网联方向专题分论坛三:20年智驾飞跃,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前景与路径”中,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智慧交通产品部总监应策发表了题为“从“5G+”到“AI+”中国移动车联网方案的实践与探索”的演讲。
潮动蓉城,共赴热爱!8月30日,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正式拉开帷幕,长城汽车旗下六大品牌首次同台展出,魏牌新能源携旗舰车型全新蓝山闪耀亮相。
在2024成都车展上,方程豹旗下全新中大型SUV豹8正式亮相。
本届成都国际车展上,沃尔沃汽车携手豪华新能源阵容惊艳亮相,引发现场围观。
2024年8月30日,一年一度的成都车展火热开幕。用户关注度极高的二代哈弗 H9 强势登场,外观设计运用方圆之道雄浑之美,将国人独有的中式美学与硬派设计完美融合,体现了方中有圆、刚柔并济的东方哲学。
8月30日,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拉开帷幕。超级安芯承诺护航,DMH超级混动系统赋能,上汽荣威携D家族全系产品荣威D7 DMH、荣威D7 EV和荣威D5X DMH亮相成都车展。
“在这款车上能看到北京现代的‘创新变革’与‘坚守初心’,我相信随着北京现代的转型发展,我们一定能在中国市场再创奇迹。”吴周涛表示。
8月30日,比亚迪王朝全新IP“夏”在成都车展正式发布。
在8月30日“生态专场三:汽车生态科技投融资新机遇”中,韦豪创芯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杨博在圆桌会议上发言。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