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泰达论坛【全球化新市场】丨中汽协:赵情:《全球典型国家汽车准入技术壁垒分析》智库报告

日期:2025-09-14 17:17:09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访问量:7229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4日“全球化新市场专题论坛七:全球汽车产业、政策动向与市场开拓”中,中汽研汽车检测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业务管理部国际业务室主任赵情发布《全球典型国家汽车准入技术壁垒分析》智库报告。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今天也很荣幸能够分享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协助中国企业出海在技术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

首先刚才几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从智能网联、数据安全、新能源电池维度分析和分享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在出海尤其在技术壁垒方面现实遇到的痛点,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作为一家第三方汽车检测机构,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支撑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

各位专家分享过程中或多或少提到目前中国汽车出海的形势,从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1-7月份中国汽车累计出口达到400多万辆,相较于去年的数据是进一步增长的态势。同时我们也在和相关各个机构进行未来汽车市场的趋势分析,从2024年全球汽车新车销量在5487万辆的体量到2030年有望全球销量突破到6000万辆,这也说明放眼全球来看,未来全球汽车市场有一定增量,中国的汽车出海也还有一定机遇。

面临机遇的同时,中国汽车出海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全球贸易主义的抬头包括关税和增关税的贸易壁垒的明显增加,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应对相应技术壁垒时体系认证的多维复杂性。刚才李总谈到原先大家开展相应的汽车市场准入的法规中只需要应对单一的测试,完成测试由认证机构发布认证报告和证书就可以作为单项准入门槛进入到那个市场。但现在随着智能网联包括新能源新的技术趋势,也可以看到单一的实验已经不能够满足准入要求,需要提供一些复杂体系的认证才能够满足相关市场的需求。比如R155、R156需要不仅是测试要求,可能需要从体系搭建到整体认证才能够完成。包括近期刚刚实施的R171-DCAS法规,不同国家和不同认证机构可能对于这样的法规要求方案都是不同的,这对于主机厂也是巨大的挑战。

二是从技术壁垒方面也面临从汽车产品到全产业链的挑战。刚才刘总从电池角度的专项报告可以对这个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未来汽车企业在电池满足合规要求不单单针对电池这个产品,不单单只是满足R1版的法规认证,涉及到从全产业链的合规考验。

三是最大变化在于壁垒形势从传统的技术壁垒面临新兴壁垒,比如道德壁垒、绿色壁垒,不仅在汽车行业的技术要求,可能需要汽车行业对于相关的临近产业有全面了解才能满足全面的准入市场要求。

从区域来看我们把技术壁垒做了简单分析,可以看到从全球来看不同区域对于技术壁垒的要求或者挑战也不尽相同。例如欧洲区域也是在全球领域对合规和技术壁垒要求最高的区域,多层法规的嵌套对于汽车准入来说是非常严格的要求。另外在中东区域由于当地环境的不同,对于极端气候的适配包括认证多层的嵌套也有着比较高的挑战。例如新能源汽车需要中东出口,涉及到新能源汽车不同动力的条件,我们完成准入的过程中可能一个实验需要邀请GSO海关官员、SASO沙特官员,包括阿联酋的官员同时来到中国对于一个实验进行目击,对于中国汽车企业也是需要高度协调和技术难点。第三比如针对东南亚区域在区域标准方面有一定割裂,技术方面也有一些超纲。另外欧亚经济联盟也是今年中国企业产业非常关注的一个区域,包括俄罗斯突发的新政策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的销量都有大幅影响。在美国基于联邦发育和州法律有双重的合规要求,不仅仅针对数据安全,还有排放有着双重要求,对于汽车企业突破美国相应的技术壁垒都是巨大挑战。在巴西也是今年很多汽车企业突破拉丁美洲市场重点关注的国家,巴西本地排放的强制要求、认证流程碎片化的现状对于企业进入巴西市场也是很大的挑战。

如果要应对技术壁垒,我们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合规和法规解读和理解应对方面。在法规解读方面,通过我们给企业大量的服务经验可以看到主要面临着以下四个痛点问题:

一是陈部长提到现在很多企业同时要去上百个国家销售,过程中面临第一个问题是多国法律差异的问题。一款车型如果想打造一个全球车型如何能够满足多个国家的要求,尤其是在多个国家的法规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我们的车型在开发过程中都是按照各国标准进行开发。

二是技术准入解读偏差。很多汽车企业还没有参与到各个国家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对于标准的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会有差异。

三是合规政策方面。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2024年可能之前很多企业通过公告报告证书可以按照乌兹别克斯坦的要求进入到相关市场,但是去年由于乌兹别克斯坦相关政策突发要求导致必须得通过ECE的证书才能够进入乌兹别克,对于相关汽车企业由于这个政策的突发变化进入市场的时间也有一定延误和影响。

四是很多汽车企业在发展长期主义过程中非常关注合规渠道或者合规监管途径和政策。现在很多企业都把欧洲作为打造全球汽车品牌非常关注的重点区域,基于欧洲这样的区域对于数据合规、碳排放等如何满足要求?第一步是需要建立相关合规渠道,我们能否和相关主管机构建立相应渠道正确理解他对合规的要求,能从全生命周期满足在欧洲等相关区域长期运营,这也是我们在突破技术壁垒方面面临的核心挑战。

针对于我们突破技术壁垒方面的研究和思索,以及我们中心多年来服务多家企业出海的经验,今天很荣幸能在这个会场上发布《全球典型国家汽车准入技术壁垒分析》报告。我相信很多专家已经有打印成册的文件,这里不过多针对文件内容进行赘述。简单汇报目前我们在开展全球典型国家汽车准入技术壁垒分析的研究成果。

这个报告主要基于欧盟、北美、南美、中东和欧亚经济联盟主要的出口区域展开的典型分析,主要涵盖的技术领域包括智能驾驶、碰撞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在不同技术领域,我们主要围绕着近几年刚刚实施的法规以及未来几年即将实施的法规,通过中国标准和当地标准的法规比对以及法规难点分析,以及开展相应测试发现企业在测试中的难点问题,基于我们的测试经验提出相应测试应对建议,我们也希望通过整体报告后续为大家再突破相应的技术壁垒提供相应技术输入和技术准入指导方向。

技术壁垒第一可能是对于当地法规有着精准的技术输入,但如何去进行技术壁垒的突破和破局?我们基于天津检验中心的服务能力为汽车企业提供了整体破局方案。可以看到针对不同的典型区域和国家,我们希望能够给汽车行业提供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包括在当地的适应性开发、精准的辅导分析以及基于各国要求的典型国家的准入检测、认证、合规监管自查的全栈式矩阵式的服务。

具体来看,可以基于出海车型研发阶段,基于不同国家开展相应国家的法规解读和比对,能针对我们的车型开展相应适应性建议,同时在车型研发阶段基于我们在海外的属地化布局,例如我们的欧洲公司、日本代表处以及全球适应性开发团队,能够为汽车行业提供当地的适应性开发建议,基于目前正式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失败的原因提供精准分析。比如近几个月很多车企都在中国开展相应的中东测试,但中东测试的特点和过去几年已经不太一样了,这几个月在国内开展的中东测试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导致企业需要通过三次或者四次实验才能完成中东相关的准入要求。最近我们一直和中东相关主管机构和认证机构沟通,梳理分析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走向中东过程中具体出现哪些问题,包括中东对于中国汽车企业的具体技术期待和诉求,我们希望通过梳理这些技术壁垒的分析报告能给企业提供相应精准开发和辅导。

另外在检测认证阶段,我们目前也具备了相应全球主要出口区域的检测和认证能力,能帮助企业在国内完成包括在欧盟、日本、巴西、东南亚、澳大利亚等相关区域的出口认证测试。

在合规阶段,我们目前拿到像巴西、日本相关COP资质,企业能在国内通过合规监管自查避免进入市场被合规监管相关渠道发现更多问题。另外我们也基于属地化机构包括标准院的一些资源打造了动态合规监管渠道和动态的监管,能够确保相应的主要区域国家如果有监管要求能够及时应对。

另外突破技术壁垒很重要的板块还有关于合规效率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都希望能进一步缩短周期,尽快进入汽车主要市场和国家,赢得国家消费者认可。我们也进一步优化目前服务流程,打造了突破技术壁垒的一站式服务方案,希望能帮助汽车企业在未来突破技术壁垒过程中能在产品合规方面先行一步。首先基于我们提到的在技术壁垒的分析以及海量数据的精准的研发辅导,会专门匹配项目经理进行车型多国的法规清单比对,我们也在分析基于一款车型要出口多个国家的需求开展一次试验多国报告的可行性分析,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检测+认证+合规的一站式服务能帮助汽车企业更早、更精准、更高效满足全球市场要求。

最后我们希望进一步在未来深化技术壁垒的研究分析,通过专业的服务方案帮助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用全球的视野解码技术壁垒,用深刻洞察助力中国汽车行业高质量出海。

以上就是我们报告发布,也希望中国汽车行业专家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宝贵建议。

热门文章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