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3 14:12:13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十二:中国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发表精彩致辞。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行业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相聚在上海,在嘉定这片有着浓厚的汽车文化氛围的热土上,共同参加2025中国汽车论坛的系列分论坛中独具特色的一场会议——“中国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首先我代表本次论坛主办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两天前,7月10日,在本次论坛正式开始的当天上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召开了7月份的信息发布会。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昨天晚上,新闻联播报道了协会发布的上半年数据,核心信息是: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多项指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启之年。中国汽车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向新五年,全行业正在紧紧抓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历史机遇,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作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支撑,不仅要有汽车工业的硬实力,还要有汽车文化的软实力。而一个国家汽车文化的培育和形成,有两个重要前提条件,一是要有足够长的发展历史,才能孕育出文化;二是要有足够多的汽车,才能支撑得住文化的概念。这就不难理解,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汽车文化盛事,都诞生和发展于汽车发展历史悠久、汽车工业相对发达、汽车进入家庭较早的国家,比如欧洲、美国、日本等。在保有量和使用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需要,汽车文化自然应运而生。
对照一下这两条,看中国汽车工业:从历史维度看,3天后,到2025年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正式迎来72周年的节点,中国汽车的发展已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从数量维度看,中国汽车保有量自2020年起,就已经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汽车驾驶人规模则从更早的2014年起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国汽车在转型升级中抓住了机遇,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式发展。这一切,都为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和机会,中国汽车文化正与中国汽车工业一起,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近两年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大力推动汽车运动与汽车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尤其关注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202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从顶层设计明确拓展汽车改装、赛事、自驾露营等后市场服务。2025年1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进一步细化政策方向,在《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推动改装、赛事、房车露营规范发展,并支持打造汽车与商旅文体融合项目,同时启动城市试点申报,鼓励地方探索管理制度创新。202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再次强调延伸汽车消费链,试点拓展后市场消费,形成政策连续性。
可以说,在中国普及和推广汽车文化,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正当其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各类汽车文化节,嘉定就是其中的优秀的先行者,通过与F1中国大奖赛等大型赛事的深度融合,嘉定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文化品牌IP,并极大助力了“汽车嘉定”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汽车文化节是最能集中体现和体验汽车文化的活动,通常包括耐力赛、拉力赛、方程式、越野赛等在内的汽车赛事,且延伸到汽车展览、车主俱乐部、自驾游、后备箱集市等等所有与汽车相关的体验活动。
两年前的7月中旬,我去英国参加了古德伍德速度节—这个享誉世界的汽车运动文化盛会,回来后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专栏文章,标题是《我们离汽车文化还有多远》,在网上输入此标题就能搜得到。写专栏是我的爱好,但“产量”不多,只在有灵感的时候会触发写作冲动。那次观摩古德伍德速度节感触良多,文章里写了个人对过去二十年参加国内外汽车文化活动的对比感想,对汽车文化活动价值的理解,对在中国普及汽车文化的现状思考和推广建议等,完全的个人视角。
在那篇文章里,我整理了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今天在座有很多汽车文化方面的专家,稍后我相信还会有关于此概念的阐述,什么是汽车文化,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我当时整理的是这样的,分享到这里供讨论:从广义上来讲,汽车文化泛指在汽车发明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切与汽车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是以汽车及其产业为载体,渗透到经济社会各层面,贯穿于人类社会一系列行为、习俗、法规、准则、观念、情感和价值观等,从而形成的影响汽车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文化形态。
所以汽车文化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是无法通过一个论坛去充分研讨的。但正因如此,更应该花时间创造机会研讨。重要的是,我们有沟通,有交流,有思考,有对话,大家在一起,以多元视角,探索汽车文化的创新发展的及未来方向,携手促进汽车运动文化及汽车运动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所以我认为今天的论坛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今天的论坛,虽然不大,但小而美,小而精,汇聚了行业协会、汽车企业、汽车文化领域专家、汽车文化IP打造者、行业意见领袖、行业媒体等多方人士参与,论坛的内容,有对汽车文化发展路径和机遇的探讨,有聚焦改装话题的报告,有关于汽车文化IP打造的分享,还有圆桌对话,围绕汽车文化的相关话题,从理论到实践,展开交流,我觉得很有价值。
特别是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IP,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课题。比如前面提到的嘉定的上海汽车文化节;比如在座的杜总早期创建的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比如正在培育中的刘宇总的OCR晒车节等等,都是汽车文化IP的范例。而打造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IP,是将国人的文化自信转化为强大品牌资产的重要实践,是中国汽车强国建设的大势所趋。
希望本次论坛所分享的思想和共识,能助力中国汽车文化的普及,促进汽车文化软实力建设,从而为汽车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也希望今后能继续举办汽车文化专题的论坛,持续为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助力。
特别感谢本次汽车文化主题论坛的协办单位——上海极度智慧展览有限公司的倾力支持和投入。感谢胡效龙胡总以行业服务的公益情怀,支持协会搭建了今天的高质量沟通平台。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感谢媒体朋友的支持,期待听到各位嘉宾的真知灼见,预祝本次汽车文化主题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以“高端、求实、重效”为特点的中国汽车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并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备受业内外广泛关注。作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中国汽车论坛依托于汽车行业权威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力打造及时向行业输出新思想和智慧碰撞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继续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共圆汽车强国梦!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发布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对报告进行解读。
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八: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汽车测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发表精彩致辞。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一: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上,小红书商业交通出行行业平台专家负责人沙伽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未来已来——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旭发表精彩致辞。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未来已来——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上,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副院长周俊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狄薇斯(Sigrid de Vries)以视频形式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四: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汽车之家执行董事兼CEO杨嵩发表精彩演讲。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