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12 19:11:52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访问量:7227 次
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协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以下称“泰达汽车论坛”)将于2025年9月11日至9月14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本届泰达汽车论坛将围绕“增动能 启新篇 向全球”的年度主题,邀请重磅嘉宾展开深入研讨。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江明发表题为“数据驱动未来:汽车数据汇聚及智能应用”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很荣幸有机会在泰达论坛代表北理新源分享我们在数据汇聚与数据智能应用方面的一些工作与思考。
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通过汽车的赋能,汽车产业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也已制定多项政策,以规范和引领整个数据产业的发展。
然而,在整个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首先是数据的割裂与断层问题,其次是汽车产业算法成熟度较低,另外还有车路协同中的数据联动不足,以及在场景合规规范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问题,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数据行业的赋能与发展。
因此,要实现汽车数据的全面赋能,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整合全产业链的相关数据,形成高质量的数据资产,为汽车数据智能应用提供底层支撑;同时要充分利用AI和大数据等技术,挖掘数据价值,推动自动驾驶迭代、智能座舱优化等工作,促进汽车向智能终端转型;还要依托出行、车路协同等场景,将数据与智能能力转化为实际的业务价值,并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
此外,我们还需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建立全流程的合规体系,平衡数据价值与安全规范,规避合规风险、增强用户信任。
北理新源成立10年来,在多元数据汇聚和全生态融合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实践。接下来我将通过相关场景和案例,简要汇报一下我们这10年来在汽车数据应用与智能应用方面的实践。
在汽车电池大数据监控和评估方面,里程焦虑和安全信任一直是阻碍新能源汽车购买和销售的主要问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海量的汽车动力电池数据尚未得到有效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发展的潜力与市场拓展的速度。我们北理新源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借助高精度AI智算模型,全方位解析电池状态,打造涵盖健康、安全、寿命与残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赋能服务。我们通过大数据驱动的电池状态评估关键技术,实现电池性能演变分析、健康状态估计、安全预警、故障管控与均衡配置,形成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依托监控与预警算法,有效识别有风险的车辆,实现单车电池工况分析、安全预警与故障排查。
在汽车质量分析方面,应该说这也是许多整车企业面临的问题。当前市场发展迅速,产品迭代加快,新车型开发进程提速,尽管近几年来车辆质量问题有所改善,但此前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仍较为突出。如何有效评估新能源汽车的质量,目前仍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北理新源经过多年实践与研究,面向车企用户开发了一套质量差异分析工具,从四个维度——能耗指数、安全指数、可靠指数和体验指数,对车辆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这四个维度基本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系统。通过涵盖三电系统的诊断体系,能够反映车辆设计、质量管理甚至器件工艺选型等方面的状况。从实际应用来看,该质量评价系统提升了整车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效率,降低了质量管理成本,优化了零部件决策与选型策略,取得了切实效果。
在充电设施数据分析方面,可以看到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充电设施,在全球范围内是分布最广、覆盖率最高的。即便在规模已居第一的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均衡、运营不规范等问题。基于这一实际,我们通过海量数据分析,从宏观市场、区域规划,到建站与运行维护,为地方政府提供赋能与服务。我们通过构建车展、路网等多层复杂网络模型,实现多时间尺度下充电设施的运营模拟与效率评估,解决充电场站选址中“在哪建、建多大、服务谁”的问题。
在商用车数字化监控方面,当前新能源汽车商用车队正在逐步建立,但普遍存在运营效率低、成本开支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事故频发等问题。我们开发了软硬一体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构建全方位智能化运营体系,通过车辆监控设备、数字化管理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及车辆运营智能体,协助商用车队运营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开发与开设。目前高校在大数据建设方面仍存在瓶颈,包括科研、教学和方案滞后等。依托多年经验,特别是与北京理工大学的积极协同,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我们致力于解决高校数据匮乏、案例不足、模式落后等问题,打造实训平台,通过场景与资源融合,从平台教学、科研、专业和人才四个维度,为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创造价值。
在数据中台方面,我们也做了有益的探索。目前,相关企业——无论是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企业还是整车企业都积累了大量数据,但跨系统数据仍存在割裂、复用率低、变现难度大等问题。构建一站式企业级平台,将数据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引擎,正是数据中台能够实现的目标。通过这一平台,我们为车企快速构建数据应用生态,依托高效的数据整合与治理,推动高水平数据集的构建与相关模型开发。目前,该系统已在多家大型车企完成部署,显著提升了企业数据治理效率和数据应用水平。
自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以来,全国新能源汽车增速显著,网联化进程持续推进,但其中蕴含的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正如汪总所提到的,因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数据使用仍存在“孤岛”现象。我们借助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开发了一套面向行业需求的汽车可信数据解决方案,以提升数据可信度、明确共享过程中的权责边界,为汽车数据应用构建安全可信的技术环境。在该系统中,我们为数据提供方、数据空间运营方、数据服务方及数据使用方四类角色分别设定了明确的权限与决策管理机制,通过成熟的组合式技术方案,解决了可信数据流转中的授权与交易安全等核心问题。
最后应当指出,数据驱动已实现从概念到落地的“0到1”的突破。接下来,我们还需推动从单点突破迈向多方协同,持续深化相关工作的开展。北理新源也期待与业内各位同仁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迈向新征程。
谢谢大家!
以“高端、求实、重效”为特点的中国汽车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并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备受业内外广泛关注。作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中国汽车论坛依托于汽车行业权威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力打造及时向行业输出新思想和智慧碰撞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继续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共圆汽车强国梦!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部数据治理研究总监赵佳发表题为“汽车行业数据治理研究报告解读”的演讲。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车联网与智慧交通研究部副主任于润东发表题为“汽车行业数据空间发展研究”的演讲。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计算部部长余澍发表题为“AI驱动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重构——技术突破、产业实践与未来路径”的演讲。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江明发表题为“数据驱动未来:汽车数据汇聚及智能应用”的演讲。
在9月12日“数智化生态专场:数据驱动汽车产业场景变革”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亚楠发表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发展与安全风险协同治理路径”的演讲。
在9月12日“新兴产业生态专场:加速构建车网融合互动产业生态”中,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光储直柔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立理发表题为“V2G规模化商业应用瓶颈与破局路径”的演讲。
在9月12日“新兴产业生态专场:低空与数字技术群共筑汽车新生态”中,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向磊发表题为“破界腾飞——低空与汽车产业的万亿级融合之路”的演讲。
在9月12日“碳循环生态专场:拆解与重构,汽车后市场的生态变革”中,广州市巴图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曾万贵发表题为“数字化平台赋能汽车拆解与后市场配件流通”的演讲。
在9月12日“碳循环生态专场:拆解与重构,汽车后市场的生态变革”中,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机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宇科发表题为“聚焦“车-件-料”价值重构,赋能汽车循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