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3 14:16:28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一: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上,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发表精彩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柳燕秘书长、各位行业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组委会的邀请,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向大家学习,也跟大家一起来共同讨论中国汽车的品牌建设。
应该说最近十年,中国汽车产业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品牌和企业,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新能源以及造型设计这三个领域逐步走上了全球前列的行业地位。
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中国汽车市场目前所面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技术迭代速度,还有快速演变的消费需求,不断加码的法规以及不断新出又不断退坡的补贴政策,这些所有要素都在倒逼我们所有企业在全速奔跑、适应竞争、跟上竞争的脚步。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无休止的价格战、同质化产品竞争、不断突破底线的流量争夺。这几天一个摩托车企业也出了几个界,不管是否合法,它也许是跨品类、也许有过商标品牌注册等,但这对于余总团队的劳动付出以及创造的品牌价值,本身是不尊重的行为。但是无论如何,这件事发生了,而且很有流量。所以这些事情也在提示和警示我们,行业要回归长期主义,要坚守价值的底线。
现在怎么来看我们的行业竞争呢?我个人的感觉应该是说有点像什么?在马拉松的比赛中突然加一段“百米冲刺”的淘汰赛,这让长跑选手和短跑选手都找不到合适的姿势。
在今年六月底,小米YU7推出,非常成功,雷总和他所带领的小米团队掌握了新时代流量密码和营销制胜的关键能力,对汽车特别是对原有的汽车营销领域,其实形成了一种降维打击。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小米等跨行业优秀企业的入局,汽车的营销也正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革。
在我看来,当前汽车营销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
大家知道汽车开发、验证周期很长,为什么新来的先进企业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非常快速的反应?这背后是产品规划理念的巨大不同。传统的汽车产品规划是以平台为理念进行规划,我们拿出去跟市场进行交互和测试,而新的理论不是平台思维,而是爆品思维。
在爆品思维的要求下,其实要有大量的开发带宽和多元的配置储备,使得它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大量的带宽组合和不断的尝试。也就是说可能未来一个产品的开发,是既要储备15万的产品配置价格组合,也要储备30万的产品配置价格组合。
这带来的变化是什么?就是单一产品走向市场,当我不成功时可以立即切换,试探消费者反应,直到把这个产品做成功。这跟华为的“三代出精品”,我认为某种程度上逻辑是一样的,它更符合墨菲定律,就是有一定概率发生的事情,只要你给它足够的尝试次数它就必然成功,而大家知道一个产品的必然成功或者产品的成功率,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就意味着一个企业的能力和经营质量的重要分水岭。
第二,他们有非常优秀的短期执行能力。
我们看到的是令人羡慕、不可思议的流量,但是其实这背后是不同的方法论或者理论。在我看来整个汽车营销新的变化,是从原来的阵地战向运动战转移,从原来的单向推送变成双向互动。传统的汽车营销是把主题、逻辑、重要内容、分发渠道、购买流量组合好一次性推出去,产生较大的认知和感受、曝光等。但是新的方法理论是什么?是我拿一部分内容出来跟你产生交互,跟你产生反应,进而持续轮动,一直把水温推高,一直把热度推高,直到水烧沸腾,产生巨大的流量效应和巨大的虹吸效应,所以我们看到了惊人的结果。
我觉得这是积极的变化。而且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原来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这里会变成跟你平等的交互主体,而且能够得到真实的反馈,所以它蕴含在传播中的能量是不同的,而这种能量又卷动更大的量级,带来更低单位接触的营销成本降低,这就是新的实质性领先生产力。所以在我看来,传统汽车的营销,某种程度上真的有点腐朽,离用户太远了,中间隔了经销商、服务商等,这里的方法论升级,我认为同样是迫在眉睫。
第三,动态审视的验证能力。
过去大家都清楚,汽车产业十年一规划,五年一计划、三年一目标,两年一迭代、一年一调整等,大家都是按照一个习以为常的节奏点把它来完整完成、推出给大家,是因为汽车的验证和安全要求很高,大家带着对安全的坚守来有节奏地做这个事情,已经几十年没有变化过了。但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一旦用户有不良的反馈我立即修改,并且在最快的时间把它迭代切换到现行在售的商品上,这个理念是什么?是让用户觉得更美好的事情,持续不断地自然发生,其实这是更新的或者更先进的生产力。
为什么我这样判断?其实这跟汽车产品商品化属性变化有巨大的关系,以前汽车的商品,更多的是A点到B点安全出行的出行工具产品,现在它叠加上很多的电子消费产品属性,所以我觉得只要是符合往这个方向进行演进的关键要素,都是新的生产能力的升级,而且是符合未来竞争的,也是我们说的百米淘汰赛制胜的关键要素。
说完了百米,我们说爆发力能够让品牌活下来,长期主义会决定品牌活得多好,会决定品牌走向何方。在长期方向阿维塔确实有自己的思考和坚持,借今天的机会分享四个点:
第一,坚持原创设计。
阿维塔始终认为商品和产品可以有平替的概念,但对于品牌而言是没有平替的,品牌你必须回答“你是谁”,“你像谁”解决不了品牌的问题。所以阿维塔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品牌,想有机会成为伟大的品牌,我们骨子内部是非常崇尚和支持原创的。
在阿维塔内部,我们的设计部门有战略级的权重,是所有板块里权重最高的,我们在德国慕尼黑的设计中心,汇聚了全球来自25个国家的优秀设计师,将近200人,这其中有很多位国际品牌的首席设计师。令我非常感动的是,还有很多设计师是降薪来到阿维塔的,因为他们觉得阿维塔对设计的尊重,阿维塔给予设计师发挥原创的舞台和空间,让他们坚信他们来到阿维塔,能够把自己天马行空的设想变成现实,当然这背后也离不开我们工程团队非常强劲的支持,100%的把概念设计还原成商品。
在用户端,我们的坚持也得到了正面的响应和反馈。我们有超过50%的用户,他们反馈阿维塔的核心战胜要素,是设计、智能、安全,所以我们这些努力也从用户端得到了响应,也鼓励我们未来更加坚持原创和前瞻的设计,来契合我们用户对未来智能电动汽车的设想和期望。
第二,坚持智能科技。
大家知道阿维塔一直把智能视为未来长期重要的价值锚点,我们也用开放创新的模式,跟华为、宁德时代等领先的产业链,跟最优秀的能力所有者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构建强大的全栈智能化解决方案,无论是座舱、智驾还是电池智能安全控制等,保障阿维塔产品始终在智能化领域处在行业最领先的位置。
其次,我们持续坚持自研,以用户需求为驱动,来构建底层技术平台和工程能力,持续推出太行智控底盘、昆仑智慧增程等领先技术和体验,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产品。
第三,我们坚持与用户双向沟通,以始为终,推动产品的迭代。
阿维塔从交付到现在两年半的时间,交付了15万台,可以说用户用他们的反馈推动了阿维塔产品的不断完善和品牌的成长,这15万宝贵的初期用户,我们接收到他们的反馈,从音响的升级、双零重力座椅的升级到底盘调校风格的优化,应该说产品一个比一个强,一个比一个更接近用户需求,包括人机工程优化、软件迭代等,可以说是用户需求驱动了我们的成长。
这里面我们短期去看,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很长,但很多问题汇聚在一起,今天在产的阿维塔11和两年前初期投产的阿维塔11,无论开起来、坐起来、用起来,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和非常大的升级了。
前几天有一位用户给我留言,他看到另外一个品牌在发生碰撞之后车门没有解锁,感觉安全上很有顾虑,他希望阿维塔能够解决它。所以我们识别之后迅速落实了技术方案,跟华为的团队一起用我们智驾系统的识别,当识别有不可避免的碰撞风险时,提前0.5秒把所有车门全部解锁,所以阿维塔的用户再也不用为这样的事情感到焦虑,任何碰撞发生时,我们的车门都已经安全解锁了,所以那天用户很激动说感谢我们,我说我要感谢你,你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焦虑,更帮我们所有的用户解决了焦虑。
在这样的理念推动下,我们第二代产品已经完全启用了用户共创的产品设计流程,我们和华为的团队一起,真正把目标用户纳入我们新一代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让他们在过程中帮助我们判断这个产品是不是符合他们的需求和体验。
第四,坚持人才筑基、愉悦成长。阿维塔始终视人才为最宝贵的核心资产,我们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人才团队,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让他们释放潜能,施展才华,我们注重激发每一个员工对创新的热爱,对引领未来的自豪和骄傲,并且让他们在这种热爱和骄傲下所产生的产品跟用户去产生化学反应,我们觉得超越理性价值的、感性价值的沟通和认同,才是未来这个品牌持续长期强大的动能。这是关于长期主义我们的四点探索和坚持。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我跟几位行业的大佬、产品线总裁、首席品牌官还有经营者在私下场合交流,有一位品牌官跟我感慨,说我们汽车行业的CMO可能要失业了。我并不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而可能是正在悄然发生的变化和事实。这么剧烈的变化下,必然有一部分人会被淘汰,也有一部分人通过快速学习、重构方法论和掌握新的工具链,而完成自我能力的升级,对个人是这样的,对品牌和企业同样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有一点共识,那是什么呢?无论我们是在努力、能力向上攀爬的自我升维的处境下,还是在面临被淘汰的困境或者压力的环境下,我们每个品牌都应该去坚持戒除焦虑情绪下所产生的短期行为,包括简单片面的拥抱流量等,这种短期行为最终一定会反噬品牌长期喜好度和品牌长期价值。
最后我想说,除了自我的约束之外,一个健康自律的行业生态同样重要,同业之间相互鼓励和相互监督,对维持我们整个产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柳秘所代表的CB20,也给我们中国产业品牌的联席官、经营者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相互学习和沟通解决问题的平台。未来,阿维塔也愿意和所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去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坚持原创设计,坚持智能引领,以全球化视野开拓未来,共同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新、向上,智在随心,奔赴热爱,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以“高端、求实、重效”为特点的中国汽车论坛自2011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2届,并成为中国汽车领域的“达沃斯”论坛,备受业内外广泛关注。作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中国汽车论坛依托于汽车行业权威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继续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强力打造及时向行业输出新思想和智慧碰撞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继续助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早日共圆汽车强国梦!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发布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对报告进行解读。
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八: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汽车测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发表精彩致辞。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一: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上,小红书商业交通出行行业平台专家负责人沙伽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未来已来——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旭发表精彩致辞。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三:未来已来——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上,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副院长周俊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狄薇斯(Sigrid de Vries)以视频形式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四: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发表精彩演讲。
在7月11日上午举办的“大会论坛”上,汽车之家执行董事兼CEO杨嵩发表精彩演讲。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