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旗定向谋“双碳”,汽车碳达峰助力能源转型发展

日期:2022-11-09 08:21:40

来源:中国汽车趋势网

“反向输出”又有了成功案例。

美国最早发明了太阳能技术,而中国现在成了光伏大国和强国;

欧盟最早提出了“碳排放限额”,而中国却在全球能源危机欧洲烧煤烧柴的当下,把“碳达峰、碳中和”写入二十大报告。

2022年10月16日,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图片来自网络)

以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为代表的中国汽车行业,在减碳道路上,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

多技术路线并存,共促我国能源转型发展

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高保有量和销售量都对中国碳减排任务来说都是压力。

因此,加大汽车领域的碳减排对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车用汽柴油消耗占比超过成品油消耗总量的80%,新能源汽车是汽车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低碳零碳发展多种技术路线共存的局面。燃油车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汽油机、柴油机、混合动力、增程式、天然气等是内燃机低碳发展主要技术路线;热效率提高和整车节能技术应用都会有效降低燃油车碳排放;电动化、氢能化、生物质燃料等零碳汽车是实现碳达峰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碳中和的根本途径。

(图片来自网络)

要实现“双碳”目标在汽车行业落地,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加快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另外,上下游产业链也要协同发展,推动生产、研发和售后全链路环节控排减碳。

因为汽车产业要实现碳减排目标,不仅仅体现在所生产的汽车是否零排放,还体现在原材料供应端、生产端以及售后整个过程。

落实“双碳”目标,汽车行业行动加码又加速

逐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战略性发展任务,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我国能源转型也将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早在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就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6月10日,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方案》提出,有序推动老旧车辆替换为新能源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到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量的50%左右。

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加大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大力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方案》还提出,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是进入2022年下半年,多个省份密集发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7月以来,北京、宁夏、江西、上海、吉林、海南、天津、辽宁等8个省份出台了省级碳达峰实施方案。

其中,宁夏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天津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50%左右;

江西提出,到2025年,公交车、出租汽车(含网约车)新能源汽车分别达到72%、35%;

上海则要求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

海南则宣布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助力碳中和碳达峰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脱碳转型,加剧汽车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正在为中国汽车强国建设带来新机遇。

为了探索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2022中国汽车论坛即将于11月8日-10日在上海嘉定盛大启幕,并设置“主题论坛5:多技术路线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主题论坛8:能源转型中的汽车行业碳达峰”。

届时理想、一汽、长安、赛力斯、李斯特、上海重塑、阳光新能源等企业的领导将会带来精彩的演讲,来自中汽协、中汽研、百人会、上交大、西交大、北航等机构院校的行业专家教授也将莅临,就当前事关汽车行业“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进行重要分享。

本届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将邀请政府高层、企业高管以及行业领袖倾力加盟,聚焦新时代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共话中国汽车产业新蓝图。

热门文章

关注一下,了解更多活动内容

微信公众号

总编微博